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布衣自昔有遗才,白首穷经隐涧隈。
门掩青山朝暮色,客来浊酒两三杯。
鸿冥岂复惊尘网,鹗荐虚闻达帝台。
我亦放情依一壑,云间杖屦喜相陪。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子翚的《访原仲》,是一首表达对友人访问之情怀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生活状态,抒发了诗人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操。
“布衣自昔有遗才”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身份,一个拥有文学才能但穿着简单服饰的人。他不追求外在的华丽,而是注重内心的修养和精神世界的丰富。
“白首穷经隐涧隈”则表明诗人年岁已高,但依然专注于学问,隐居于山谷之中,以此来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醒。这里的“穷经”意味着深入研读经典之意,显示出诗人的学养和对知识的渴望。
接着,“门掩青山朝暮色,客来浊酒两三杯”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淡雅。门扉关闭,面对的是变幻不定的自然景象,而当有客人到访时,以简单的酒食款待,这种生活方式体现出一种超脱物质追求的心态。
“鸿冥岂复惊尘网”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然与淡视,"鹗荐虚闻达帝台"则是说诗人的名声虽然没有广为流传,但他的精神境界已经达到了一种高洁无瑕的状态。
最后,“我亦放情依一壑,云间杖屦喜相陪”表明诗人心向往之地是自然山水之间,他在那里找到了一种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隐居生活的描绘,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不详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寂寂临湖屋,湖风为掩门。
鸟声幽谷树,山影夕阳村。
好事长留客,虽贫亦置樽。
平生枯淡意,去此欲谁论。
杖策到丹峰,开轩对绿丛。
禅心清似水,客鬓乱如蓬。
鼓角谯门日,莺花上巳风。
逢人相借问,何地隐庞翁。
一径联镳去,身疑在画图。
林阴穿欲尽,山霭近还无。
下榻聊盘礴,裁诗屡嗫嚅。
道人留客意,片月出云孤。
小箔鸣机几万家,时清犹想旧繁华。
楼台夜映双溪月,箫鼓春迷后坂花。
回首十年真梦寐,停骖四顾但风沙。
却过萧寺无人语,独对枯林数暝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