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六十二首(其四十一)

善恶自相违,明暗不同止。

圣人悯迷徒,乘机入生死。

慕德祛嚣尘,徵心见真理。

择交恶自终,出苦方有死。

形式: 偈颂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善恶、明暗,表达了对人性迷途的同情与引导。首句“善恶自相违,明暗不同止”揭示了道德与行为之间的对立统一,光明与黑暗的界限分明。接着,“圣人悯迷徒,乘机入生死”描绘了圣人对迷失者悲悯的情怀,以及他们利用时机引导众生走出生死轮回的智慧。

“慕德祛嚣尘,徵心见真理”进一步阐述了追求道德、去除杂念的重要性,只有内心纯净,才能洞察真理。最后,“择交恶自终,出苦方有死”告诫人们选择正确的交往对象,避免与恶人为伍,唯有摆脱苦难,才能真正获得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道德修养、人生抉择与心灵净化的主题,体现了唐代道家哲学思想对个体成长和社会和谐的深刻关注。

收录诗词(62)

道世(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六十二首(其四十三)

眷属多孜扰,染著乱心神。

亲疏未可定,何得偏憎怜。

干城无片实,渴鹿诤焰尘。

息心上空响,废念心真源。

形式: 偈颂

颂六十二首(其四十四)

枢机巧对辩,善诱令心伏。

八水润焦芽,三明启瞽目。

来问各不同,詶答皆芬郁。

冀舍四龙惊,亦除二鼠逼。

意树发空华,心莲吐轻馥。

喻此沧海变,譬彼庵罗熟。

妙智方缛锦,词深同雾縠。

善学乖梵爪,真言异鍱腹。

形式: 偈颂

颂六十二首(其四十五)

爱网结心暗,贪痴背智明。

虽蒙慧炬照,愚昧犹自盲。

顽戆恒不觉,慧种未开萌。

自非慕高友,何得悟神英。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颂六十二首(其四十六)

正邪乖明昧,善恶异相征。

大慈降梵志,乘空各变形。

六千俱舍执,七众各休祯。

邪徒虚抗志,鍱腹浪求名。

身子多才智,陵化照机庭。

四辩无不可,六通奋英情。

乘权摧异见,伏邪同幽冥。

自知荧光劣,徒诤太阳精。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