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韵德麟新开西湖

使君不用山鞠穷,饥民自逃泥水中。

欲将百渎起凶岁,免使甔石愁扬雄。

西湖虽小亦西子,萦流作态清而丰。

千夫馀力起三闸,焦陂下与长淮通。

十年憔悴尘土窟,清澜一洗啼痕空。

王孙本自有仙骨,平生宿卫明光宫。

一行作吏人不识,正似云月初朦胧。

时临此水照冰雪,莫遣白发生秋风。

定须却致两黄鹄,新与上帝开濯龙。

湖成君归侍帝侧,灯花已缀钗头虫。

形式: 古风

翻译

您无需再为山灾忧虑,饥饿的民众会自己逃入泥泞中。
您想通过开凿沟渠度过灾年,以免百姓像扬雄那样为粮食短缺担忧。
西湖虽小也如美女西施,流水环绕,既清又丰盈。
众多人力修建了三座闸门,焦陂下的水源与长淮相连。
十年来我困顿不堪,如同尘土中的憔悴之人,清波洗涤尽我的哀伤。
您本有仙人的气质,一生都在明光宫守护皇上。
我做官后人们却不认识我,就像云雾中的月亮,朦胧难辨。
时常来到这水面映照冰雪,别让白发在秋风中增添忧愁。
一定要把两只黄鹄带回,为上帝的新居清洗龙池。
湖泊建成,您回归侍奉皇上,灯花已挂,如钗头虫点缀夜色。

注释

使君:指官员。
山鞠穷:山灾。
甔石:代指粮食。
愁扬雄:忧虑像扬雄一样缺粮。
西子:美女西施。
萦流:流水环绕。
千夫:众人之力。
焦陂:地名。
长淮:长淮河。
憔悴:形容困苦。
清澜:清澈的波澜。
王孙:对官员的尊称。
仙骨:超凡气质。
明光宫:宫殿名。
一行:指诗人自己。
朦胧:模糊不清。
白发:指年龄增长。
秋风:象征衰老。
黄鹄:吉祥鸟。
濯龙:清洗龙池。
湖成:湖泊建成。
灯花:灯芯结出的花。
钗头虫:比喻装饰。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再次韵德麟新开西湖》。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记叙性质的山水诗,通过对西湖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诗中的“使君不用山鞠穷,饥民自逃泥水中”两句,反映出当时社会贫富差距极大,官府不理会人民疾苦,导致百姓流离失所。接着,“欲将百渎起凶岁,免使甔石愁扬雄”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灾害的忧虑和对现实不满的态度。

“西湖虽小亦西子,萦流作态清而丰”则是对西湖自然景观的赞美。这里,“西子”指的是西施,是古代著名美女,借以比喻西湖之美。而接下来的“千夫馀力起三闸,焦陂下与长淮通”描写了修建水利工程的情景,显示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十年憔悴尘土窟,清澜一洗啼痕空”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现实的清洁愿望。紧接着,“王孙本自有仙骨,平生宿卫明光宫”则是诗人自比,显示出其高洁脱俗的人格特质。

“一行作吏人不识,正似云月初朦胧”表达了诗人在官场中清廉自守的处境和心情。最后,“时临此水照冰雪,莫遣白发生秋风。定须却致两黄鹄,新与上帝开濯龙。湖成君归侍帝侧,灯花已缀钗头虫”则是诗人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描绘和期待。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他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批判,以及他个人的人格魅力。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到官病倦,未尝会客,毛正仲惠茶,乃以端午小集石塔,戏作一诗为谢

我生亦何须,一饱万想灭。

胡为设方丈,养此肤寸舌。

尔来又衰病,过午食辄噎。

谬为淮海帅,每愧厨传缺。

爨无欲清人,奉使免内热。

空烦赤泥印,远致紫玉玦。

为君伐羔豚,歌舞菰黍节。

禅窗丽午景,蜀井出冰雪。

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

金钗候汤眼,鱼蟹亦应诀。

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

报君不虚受,知我非轻啜。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双石,并叙

梦时良是觉时非,汲水埋盆故自痴。

但见玉峰横太白,便从鸟道绝峨眉。

秋风与作烟云意,晓日令涵草木姿。

一点空明是何处,老人真欲住仇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一)

我不如陶生,世事缠绵之。

云何得一适,亦有如生时。

寸田无荆棘,佳处正在兹。

纵心与事往,所遇无复疑。

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二)

二豪诋醉客,气涌胸中山。

漼然似冰释,亦复在一言。

啬气实其腹,云当享长年。

少饮得径醉,此秘君勿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