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柴扉近俯绿杨湾,回首风尘此倦还。
老境逼来将白发,宦途尽处是青山。
署门客散无投刺,退院僧高自掩关。
只有梦魂难恝处,君恩犹未削朝班。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田后的闲适生活和对仕途的感慨。首句"柴扉近俯绿杨湾"写出了诗人居住环境的宁静与田园风光,暗示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尘世生活的疏离。"回首风尘此倦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官场生涯的疲惫和厌倦,流露出对回归田园的解脱感。
"老境逼来将白发"点明了诗人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暗示了时光流逝和人生迟暮的无奈。"宦途尽处是青山"进一步强调了仕途的终点与自然的和谐,透露出诗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署门客散无投刺,退院僧高自掩关"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状态,门前不再有访客,僧人也自行关闭禅院,体现了他的清静与孤独。然而,"只有梦魂难恝处,君恩犹未削朝班"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君王和朝廷的忠诚,即使身在田园,对国家的忠诚之情并未消减,仍保留着对仕途的淡淡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官场到田园的转变,既有对过去生活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期待,情感深沉而内敛。
不详
史学家。一字耘崧,又号裘萼,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豚栅鸡栖一亩宫,呼来儿女脱青红。
怜他未惯蓬茅宅,笑我原来田舍翁。
麈尾可挥非祖物,菜根须咬趁童蒙。
短檠镫火长镵柄,闲与诸雏话旧风。
少日曾贪面百城,而今万卷送浮生。
一身去职如花落,两眼观书尚月明。
鸿爪春泥思往迹,马蹄秋水得闲情。
天留老笔非无用,要与熙朝写太平。
新葺茅庐在水南,拟栽修竹翠毵毵。
持斋怕入远公社,习静便同弥勒龛。
诗就多兼唐小说,客来与作晋清谈。
所惭懒废无才思,输与山阴老学庵。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
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