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建州李员外

铭旌归故里,猿鸟亦悽然。

已葬桐江月,空回建水船。

客传为郡日,僧说读书年。

恐有吟魂在,深山古木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灵柩回归故土,猿猴和飞鸟也显得凄凉悲切。
已将他安葬于桐江之畔,空荡荡的船只独自返回建水。
客人们谈论着他担任郡守的岁月,僧人追忆着他当年读书的时光。
恐怕他的诗魂犹在,飘荡在那深山古木的幽境之中。

注释

铭旌:古代出殡时引柩的旗幡,此处指代灵柩。
归:回归。
故里:故乡,故土。
猿鸟:猿猴与飞鸟,泛指山林中的动物。
亦:也。
悽然:凄凉悲伤的样子。
已葬:已经安葬。
桐江:地名,此处代指墓地所在之处。
月:此处借代夜晚,暗示葬礼的时间。
空回:空荡荡地返回。
建水:地名,应为灵柩起运之处。
船:运送灵柩的船只。
客传:客人们口口相传。
为郡日:担任郡守的时期。
僧说:僧人讲述。
读书年:过去的读书时光。
恐有:恐怕还有。
吟魂:诗人的灵魂,特别是指其诗才、诗情。
在:存在。
深山:远离尘世的高山。
古木:年代久远的老树。
边:旁边,边缘。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乔的作品,名为《吊建州李员外》。诗中表达了对故人的哀悼和怀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漂泊异乡、心有千千结的复杂情感。

"铭旌归故里,猿鸟亦悽然"一句,以自然景物的变化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悲凉。"铭旌"指的是军旗或官印,这里的意思是官员返回故乡,而"猿鸟"则象征着荒凉与凄清,它们也随之显得有些忧郁。

"已葬桐江月,空回建水船"这两句则深化了对逝者的怀念。"已葬"意味着逝者已经安葬,而"桐江月"则是对逝者生前的美好时光的一种象征性的表达。"空回建水船"中,"空回"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空虚和无奈,"建水船"则是指往日与故人的相聚之地,现在却只剩下空荡荡的船只。

接着,"客传为郡日,僧说读书年"两句,则是在叙述诗人对逝者的追忆。"客传为郡日"可能是指外来的游子将故人的事迹传播开来,而"僧说读书年"则展示了诗人与僧侣的交流,通过阅读和讨论故人生前的著述,以此来缅怀逝者。

最后,"恐有吟魂在,深山古木边"一句,更是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诗人担心故人的灵魂可能还徘徊在这片深山古木之间,这种想法不仅体现了诗人对逝者情感的执着,也反映出他自己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深沉思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故人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深刻的哲思。

收录诗词(168)

张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吊前水部贾员外

笼中江海禽,日夕有归心。

魏阙长谣久,吴山独往深。

别时群木落,终处乱猿吟。

李白坟前路,溪僧送入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吊栖白上人

今古遰相送,几时无逝波。

篇章名不朽,寂灭理如何。

内殿留真影,闲房落贝多。

从兹高塔寺,惆怅懒经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吊造微上人

至人随化往,遗路自堪伤。

白塔收真骨,青山闭影堂。

钟残含细韵,烟灭有馀香。

松上斋乌在,迟迟立夕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回鸾阁写望

古阁上空半,寥寥千里心。

多年为客路,尽日倚栏吟。

山压秦川重,河来虏塞深。

回銮今不见,烟雾杳沉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