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其四)

漫道高眠昼掩关,南冈北岭几曾閒。

隰桑已作虾䗫眼,山笋时窥虎豹斑。

一味懒堪医传僻,五穷技不害诗孱。

著身何幸山岩里,多阅人间百险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不必说白天闭门高卧,南山北岭从未空闲。
低洼地的桑叶如虾的眼睛,山中的竹笋时有虎豹斑纹可见。
一味懒散足以治疗偏见,贫穷的技巧不会妨碍诗的创作。
能生活在山岩间已是幸运,这里让我经历世间众多艰难险阻。

注释

漫道:不必说。
高眠:高卧。
昼掩关:白天闭门。
南冈北岭:南山北岭。
隰桑:低洼地的桑叶。
虾䗫眼:像虾的眼睛。
山笋:山中的竹笋。
虎豹斑:虎豹斑纹。
一味懒堪:一味懒散足以。
医传僻:治疗偏见。
五穷:贫穷的五种困苦。
技不害诗孱:不会妨碍诗的创作。
著身:生活。
何幸:已是幸运。
山岩里:在山岩间。
多阅:经历。
人间百险艰:世间众多艰难险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意境,诗人方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享受山中宁静生活的心情。

“漫道高眠昼掩关”一句,设置了一个悠闲自得的场景,昼夜不分,门窗紧闭,这种生活状态反映出诗人对外界的隔绝和内心的淡泊。接着,“南冈北岭几曾閒”表明诗人的居所四周是自然山川,闲适而不与世俗接触。

“隰桑已作虾䗫眼,山笋时窥虎豹斑”两句,则通过对自然界生灵的细观,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亲近感受和生活的自在。隰桑(即野桑)成长为可以遮蔽小动物眼睛般大小,这里作为隐喻,说明诗人的生活同样被大自然所包围;山笋指的是竹林中的竹枝,时而窥见虎豹斑纹,也是对自然界中生命活动的观察。

“一味懒堪医传僻,五穷技不害诗孱”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功名利禄的淡漠。他宁愿过一种简朴、闲适的生活,也不愿追求那些可能带来烦恼和束缚的外在成就。

最后,“著身何幸山岩里,多阅人间百险艰”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能够脱离世俗纷争,得以安居于山中所感到的幸福之情。同时,这种生活也让他更能洞察人间的种种艰难。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山中(其七)

寂寂门无长者车,穿深逗密惬幽居。

花能红白锦相似,山自青苍画不如。

鹤骨政应先狗马,雏孙殊未辨龙猪。

皇天老眼何缘错,高枕松风莫管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山中(其二)

消閒未必在林泉,要自胸中别有天。

面壁九年曾悟道,观棋一局偶成仙。

不知老圃风烟外,请祝圣人香火缘。

莫道秋崖长是懒,无求何处不超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山中(其五)

剩斸荒寒地百弓,尽供弄月与吟风。

太平世界丰登外,小有洞天閒适中。

野服染成驼样褐,山花开到雁来红。

夕阳篱落谁呼唤,盂酒蹄肩赛社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山中(其一)

世间尘土隔丘林,竹绕松园不厌深。

一片野云人寂寂,几番山雨夜沈沈。

桑麻事业本来面,竹帛功名过去心。

持戒十年今始定,邯郸梦不到寒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