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宾于赴举

冬暮雨霏霏,行人喜可稀。

二阶□夜雪,亚圣在春闱。

马疾顽童远,山荒冻叶飞。

□师无一事,应见丽龟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冬日傍晚雨纷纷,行人稀少真欢喜。
深夜台阶落雪花,亚圣才华待春考。
疾驰的马儿载孩童,山中树叶因寒冻而飘零。
老师无事心静好,或许会见到美丽的乌龟归来。

注释

冬暮:冬季的傍晚。
行人:路上的行人。
亚圣:指孔子弟子颜回,因其德行仅次于孔子,故称亚圣。
春闱:春季的科举考试。
顽童:淘气的孩子。
冻叶飞:形容树叶因寒冷而飘落。
□师:可能是指老师或者有学问的人,方框内字看不清。
丽龟:美丽的乌龟,这里可能象征吉祥或美好的事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雨中的行人稀少,环境清寂的画面。"冬暮雨霏霏"表达了时间和气氛,而"行人喜可稀"则传递出一种难得的宁静与安逸。"二阶□夜雪"中"□"处应为"空"或"无",指的是窗前空寂,夜雪未落,或许暗示着诗人的独自沉思。

接着"亚圣在春闱"中的"亚圣"通常指代儒家学者,而"春闱"意味着关闭的门扉,这里可能隐喻着学者闭关研读,期待来年春暖花开之时的知识与智慧的爆发。

"马疾顽童远"写出了行人匆忙离去,而顽童(小孩)却在远处玩耍,增添了一种生活气息。"山荒冻叶飞"则描绘了冬日景象,山野荒凉,树叶因寒风而飞舞。

最后两句"□师无一事,应见丽龟归"中"□师"可能指代某位老师或学者,而"无一事"表明他们没有其他事情。"应见丽龟归"中的"丽龟"常用来比喻长寿和吉祥,这里可能意味着期待着师傅平安返回。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知识与智慧追求的渴望,以及对远方朋友平安归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送智光禅伯

万事归一衲,曹溪初去寻。

从来相狎辈,尽不是知音。

乞食林花落,穿云翠巘深。

终希重一见,示我祖师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道士归天台

道高留不住,道去更何云。

举世皆趋世,如君始爱君。

径侵银地滑,瀑到石城闻。

它日如相忆,金桃一为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道友归天台

藓浓苔湿冷层层,珍重先生独去登。

气养三田传未得,药非八石许还曾。

云根应狎玉斧子,月径多寻银地僧。

太守苦留终不住,可怜江上去腾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送新罗人及第归

捧桂香和紫禁烟,远乡程彻巨鳌边。

莫言挂席飞连夜,见说无风即数年。

衣上日光真是火,岛旁鱼骨大于船。

到乡必遇来王使,与作唐书寄一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