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上风花山下飞,花飞欲尽山翁归。
归来亦自忘行迹,但觉满地红依依。
馀花更惜随春去,溪上游人山下路。
恋家渔父断来踪,难老刘郎记前度。
花开花落春风前,我昔与翁同少年。
祇今鹤去但华表,何处鸟啼悲杜鹃。
游人自游春自暮,从翁问花花不语。
且当向花日日醉,醉倒花前学花舞。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戴表元的《飞花行赠马衢州》,描绘了山中春景和诗人与友人的邂逅。首句“山上风花山下飞”,以动态的视觉形象展示了风吹花落的场景,富有画面感。接着,“花飞欲尽山翁归”写山翁在花飞之时归去,暗示了时光流转和人生如梦的主题。
“归来亦自忘行迹,但觉满地红依依”描绘了山翁沉浸在自然之美中的忘我状态,对花的眷恋之情溢于言表。“余花更惜随春去,溪上游人山下路”则转而写游人欣赏春光,而渔父却因恋家而不再来访,流露出淡淡的离别之情。
“花开花落春风前,我昔与翁同少年”回忆了诗人与山翁年轻时共度的美好时光,而如今只剩下华表和杜鹃鸟的哀鸣,寓示着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游人自游春自暮,从翁问花花不语”描绘了游人独自赏花,花儿却无言以对的场景,流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绪。
最后两句“且当向花日日醉,醉倒花前学花舞”表达了诗人借酒浇愁,希望能与花共舞,忘却世事烦忧的愿望,展现出诗人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以及诗人对友情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具有浓厚的诗意和情感深度。
不详
苏州米空熟,越州人不来。
缓急托远婚,不如傍蒿莱。
蒿莱在篱落,为我障浮埃。
生女属他人,生男尚婴孩。
从何得饘粥,作此聊自咍。
结友何用多,管鲍无三人。
读书何用博,得少全其身。
君有徇名子,扰扰起风尘。
朝逐富儿餐,暮联豪士茵。
归来反如客,鱼鸟亦相嗔。
数友越州居,无书已三年。
台州已无数,逢人每相贤。
日夜忆远友,远者隔蛮烟。
风气不择州,俗情轻目前。
管鲍死何处,寄酒洒其阡。
袁弟豁达人,陈兄静默士。
平生少附丽,颇与同忧喜。
迩来怪事发,谈笑不可拟。
一为脱渊鱼,一为坠柯蚁。
吁嗟其奈何,天运固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