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桃花源,并引

凡圣无异居,清浊共此世。

心闲偶自见,念起忽已逝。

欲知真一处,要使六用废。

桃源信不远,杖藜可小憩。

躬耕任地力,绝学抱天艺。

臂鸡有时鸣,尻驾无可税。

苓龟亦晨吸,杞狗或夜吠。

耘樵得甘芳,龁齧谢炮制。

子骥虽形隔,渊明已心诣。

高山不难越,浅水何足厉。

不如我仇池,高举复几岁。

从来一生死,近又等痴慧。

蒲涧安期境,罗浮稚川界。

梦往从之游,神交发吾蔽。

桃花满庭下,流水在户外。

却笑逃秦人,有畏非真契。

形式: 古风

翻译

凡人与圣贤并无不同,生活在同一个清浊交织的世界。
心境宁静时,真理偶尔显现;念头一起,却又瞬间消逝。
要探寻真实的自我,须放下六根欲望,让它们失效。
世外桃源并不遥远,手拄藜杖,可以稍作休息。
亲自耕种,顺应大地的力量,摒弃世俗学问,怀抱天道艺术。
手臂上的鸡有时会叫,臀部驾车无需纳税。
茯苓龟在清晨饮水,杞狗夜晚吠叫。
砍柴采药带来甘甜,自然的馈赠胜过人工炮制。
子骥虽然身隔两地,陶渊明的心已经抵达。
高山并非难以跨越,浅水不足为惧。
我的仇池山,何时能再次高飞?
生死本就寻常,近来又觉痴愚与智慧并无差别。
蒲涧是安期生的仙境,罗浮山是稚川的领域。
梦境中追寻他们的足迹,精神交流启发了我的内心。
庭院里桃花盛开,门外流水潺潺。
嘲笑那些逃离秦朝的人,他们畏惧的并非真正的契合。

注释

凡圣:指凡人和圣贤。
共此世: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
心闲:心境平静。
忽已逝:突然消失。
六用:六根欲望。
废:失效。
桃源:世外桃源。
杖藜:藜杖。
躬耕:亲自耕种。
绝学:摒弃世俗学问。
无可税:无需纳税。
苓龟:茯苓龟。
稚川:稚川。
神交:精神交流。
蔽:遮蔽、局限。
流水:流水声。
秦人:逃离秦朝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朝创作的,名为《和陶桃花源》。苏轼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艺术风格,在诗歌中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诗中的“凡圣无异居,清浊共此世”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平等看待所有存在的哲学思考。"心闲偶自见,念起忽已逝"则是描绘一种宁静的心境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欲知真一处,要使六用废”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寻求真理、摆脱世俗纷扰的渴望。而“桃源信不远,杖藜可小憩”则是借用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意境,表达对桃花源那种理想之地的向往。

诗中还通过种种生动的自然景象,如“臂鸡有时鸣,尻驾无可税。苓龟亦晨吸,杞狗或夜吠”等,描绘了一幅宁静恬淡的田园生活图景,体现了作者对于简单、自足生活方式的赞美。

最后,“不如我仇池,高举复几岁。从来一生死,近又等痴慧。蒲涧安期境,罗浮稚川界。梦往从之游,神交发吾蔽”则是作者表达了对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的满足和坚持,以及对于那些追求物质享受的人们所持有的不同看法。

整首诗通过对桃花源的描绘和自我心境的抒写,展现了苏轼独特的哲学思考和艺术风格,是一篇极富有诗意和思想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子由盆中石菖蒲忽生九花

春荑秋荚两须臾,神药人间果有无。

无鼻何由识薝卜,有花今始信菖蒲。

芳心未饱两蛱蝶,寒意知鸣几蟪蛄。

记取明年十二节,小儿休更籋霜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两桥诗,并引(其一)东新桥

群鲸贯铁索,背负横空霓。

首摇翻雪江,尾插崩云溪。

机牙任信缩,涨落随高低。

辘轳卷巨绠,青蛟挂长堤。

奔舟免狂触,脱筏防撞挤。

一桥何足云,欢传广东西。

父老有不识,喜笑争攀跻。

鱼龙亦惊逃,雷雹生马蹄。

嗟此病涉久,公私困留稽。

奸民食此险,出没如凫鹥。

似卖失船壶,如去登楼梯。

不知百年来,几人陨沙泥。

岂知涛澜上,安若堂与闺。

往来无晨夜,醉病休扶携。

使君饮我言,妙割无牛鸡。

不云二子劳,叹我捐腰犀。

我亦寿使君,一言听扶藜。

常当修未坏,勿使后噬脐。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两桥诗,并引(其二)西新桥

昔桥本千柱,挂湖如断霓。

浮梁陷积淖,破板随奔溪。

笑看远岸没,坐觉孤城低。

聊因三农隙,稍进百步堤。

炎州无坚植,潦水轻推挤。

千年谁在者,铁柱罗浮西。

独有石盐木,白蚁不敢跻。

似开铜驼峰,如凿铁马蹄。

岌岌类鞭石,山川非会稽。

嗟我久阁笔,不书纸尾鹥。

萧然无尺箠,欲构飞空梯。

百夫下一杙,椓此百尺泥。

探囊赖故侯,宝钱出金闺。

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

三日饮不散,杀尽西村鸡。

似闻百岁前,海近湖有犀。

那知陵谷变,枯渎生茭藜。

后来勿忘今,冬涉水过脐。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撷菜,并引

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

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