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雨次日清明

政须晴甲子,早作雨清明。

万树朝烟湿,一溪春雨平。

农谣若果验,岁事已堪惊。

天意非人料,西畴且力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政治需要连续的好天气,最好在清明时节就开始降雨。
千万棵树笼罩在早晨的雾气中,小溪里的春雨平静如镜。
如果农谚真的应验,那么今年的农事就令人惊讶了。
天意并非人力所能预测,对于西部的农田,我们只能尽力耕耘。

注释

政须:政治上需要。
晴甲子:连续的好天气。
早作雨:尽早下雨。
清明:中国的传统节日,通常指春季雨水充足的时候。
万树:千万棵树。
朝烟:早晨的雾气。
湿:湿润。
一溪:一条小溪。
农谣:农民的口头流传的农事经验或歌谣。
若果验:如果真的应验。
岁事:农事。
已堪惊:足以让人惊讶。
天意:自然界的规律或天命。
非人料:不是人力所能预料的。
西畴:西部的田地。
且力耕:暂且努力耕作。

鉴赏

这首宋诗《甲子雨次日清明》是黎廷瑞所作,描绘了雨后清明时节的景象。诗人以"政须晴甲子,早作雨清明"开篇,表达了对适宜农事的晴朗天气的期待落空,转而面对雨后的清明节气。接下来的"万树朝烟湿,一溪春雨平"细致描绘了雨后湿润的树木和平静的溪流,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场景。

"农谣若果验,岁事已堪惊"一句,诗人借农谚来暗示雨量适中可能带来丰收的希望,但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农事的担忧。最后,"天意非人料,西畴且力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即使无法预料天气,农民仍需尽力耕耘,顺应天时,体现出农人的坚韧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示了诗人对农事的关注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295)

黎廷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 字:祥仲
  • 籍贯:鄱阳(今江西波阳)
  • 生卒年:1250年~1308年

相关古诗词

岁晏

岁晏甘离索,山扉午不开。

冻蜂粘病菊,饥雀啄疏梅。

美睡抛书册,清斋远酒杯。

殷勤谢尘客,无事莫频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有邀余游中原者余以亲老辞王子贤未知来饯别并示所和陈君人生贵适意五诗敬次韵奉谢(其二)

飞电歘然度天隙,百岁能堪几行役。

游子来归意恐迟,大人幸在何辞白。

风涛念尔去何之,日暮怜渠行故逆。

世间步步是危机,绵上可耕聊自适。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次徐松巢韵

欲寄音书碧宇空,几回溪上伫秋风。

离愁自叹三千丈,飞梦长随十八公。

尚书兰孙怀旧好,颇疑梨枣闷新功。

寅君近况知何似,想见丹炉夜夜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答王子贤所寄五首(其二)

牛奋箕张谤易生,更堪枉矢与搀枪。

五穷缱绻奴休送,三至仓皇母亦惊。

逸少自惭君有誓,李期谁谓尔孤鸣。

东风吹尽芝山雪,略放梅花一树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