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上巳祓禊应制

元巳秦中节,吾君灞上游。

鸣銮通禁苑,别馆绕芳洲。

鹓鹭千官列,鱼龙百戏浮。

桃花春欲尽,谷雨夜来收。

庆向尧樽祝,欢从楚棹讴。

逸诗何足对,窅作掩东周。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翻译

元巳时节在秦中,皇上在灞水之滨游历。
銮铃声响起,通往皇家园林,别馆环绕着芬芳的沙洲。
众多官员如鹓鹭排列,各种鱼龙百戏在水面表演。
桃花即将凋零,谷雨夜晚降临。
庆祝的酒宴上向尧帝献祝,欢乐的歌声随着楚地的舟楫响起。
优美的诗篇怎能相比,深沉的情感仿佛掩盖了东周的历史。

注释

元巳: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古代习俗有踏青活动。
秦中:泛指陕西中部地区。
吾君:指皇帝。
灞上游:灞水边的游览之地。
禁苑:皇宫园林。
别馆:皇家或贵族的临时住所。
芳洲:长满花草的水中小岛。
鹓鹭:两种鸟,象征官员的行列。
鱼龙百戏:古代杂技表演。
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最后一个节气。
尧樽:古代祭祀时的酒杯,象征帝王。
楚棹:楚地的船,代指欢乐的宴席。
逸诗:优美的诗篇。
窅:深远、深沉。
东周:历史上东周时期,此处可能暗示历史的深远。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国辅的作品,名为《奉和圣制上巳祓禊应制》。诗中描绘了一个欢乐的节日场景,以及皇帝在春天游宴的情景。

"元巳秦中节"一句,表明这是一个特定的节气,即立夏前的巳日,时间设定在古代秦地,也就是现在的陕西一带。"吾君灞上游"则是说君王正在灞水之上进行游乐活动。

接下来的几句“鸣銮通禁苑,别馆绕芳洲。鹓鹭千官列,鱼龙百戏浮”,生动地描绘了宫廷内外的盛况:皇帝乘坐有铃铛作响的马车进入禁苑,别馆围绕着鲜花盛开的小岛;水鸟成群排列如同千官,鱼龙在水中嬉戏。

"桃花春欲尽,谷雨夜来收"则是对时间和自然景象的描写,表明春天即将过去,而夜幕降临时带来了滋润大地的甘霖。

最后几句“庆向尧樽祝,欢从楚棹讴。逸诗何足对,窅作掩东周”展现了人们在这喜悦中举杯畅饮,祝愿长寿;欢乐融融,仿佛如同古代楚国的歌谣一般。而最后两句则表明即便是逸诗豪放,也不足以形容这份盛世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节日活动、自然景象和皇家游宴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繁华而又和谐的社会画面,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盛世美好的祝愿与歌颂。

收录诗词(41)

崔国辅(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一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历官山阴尉、许昌令、集贤院直学士、礼部员外郎等职。天宝十一载(752),因受王鉷案牵连被贬为竟陵司马。与陆鸿渐交往,品茶评水,一时传为佳话。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一五、《唐才子传》卷二。国辅诗以五绝著称,深得南朝乐府民歌遗意。殷璠《河岳英灵集》云:“国辅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味。乐府数章,古人不及也。”原集至宋代已佚

  • 籍贯:吴郡(今苏州)
  • 生卒年:726

相关古诗词

杭州北郭戴氏荷池送侯愉

秋近万物肃,况当临水时。

折花赠归客,离绪断荷丝。

谁谓江国永,故人感在兹。

道存过北郭,情极望东菑。

乔木故园意,鸣蝉穷巷悲。

扁舟竟何待,中路每迟迟。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子夜冬歌

寂寥抱冬心,裁罗又褧褧。

夜久频挑灯,霜寒剪刀冷。

形式: 古风

从军行

塞北胡霜下,营州索兵救。

夜里偷道行,将军马亦瘦。

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

传闻贼满山,已共前锋斗。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古意

红荷楚水曲,彪炳烁晨霞。

未得两回摘,秋风吹却花。

时芳不待妾,玉佩无处誇。

悔不盛年时,嫁与青楼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