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其二十九)

三季分战国,七雄成乱麻。

王风何怨怒,世道终纷拿。

至人洞玄象,高举凌紫霞。

仲尼欲浮海,吾祖之流沙。

圣贤共沦没,临岐胡咄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古风(其二十九)》。从鉴赏角度来看,诗中展现了诗人的历史忧虑和对乱世的深刻反思。

"三季分战国,七雄成乱麻" 开篇便描绘出一个动荡不安、群雄割据的时代背景,三季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而七雄则是指西汉初年由项羽所分封给自己的六国加上楚国。诗人通过这样的历史比喻,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乱象的不满和忧虑。

"王风何怨怒,世道终纷拿"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时代的批判,王风可能指的是周王之风,即理想中的正统王朝,而“何怨怒”表达了一种无处不在的愤懑和不满。接着,“世道终纷拿”则是说社会秩序已经完全混乱,不可挽回。

"至人洞玄象,高举凌紫霞" 这两句转而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至人”指的是心灵纯净、道德高尚的人,“洞玄象”则是说这种人能洞察宇宙之奥秘。后一句“高举凌紫霞”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达到精神高度境界的状态。

"仲尼欲浮海,吾祖之流沙" 这里提到的“仲尼”是孔子的字,而“欲浮海”则可能是说孔子有过渡海去求道的愿望。接下来的“吾祖之流沙”则是指诗人自己的家族或民族历史在不断变化中。

"圣贤共沦没,临岐胡咄嗟"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历史上圣贤之士共同凋零的哀叹,以及面对北方胡人的侵扰时的悲凉感慨。诗人用“临岐”来指代边塞,表现出一种边疆危机下的忧虑。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李白特有的历史意识、批判精神和超脱情怀,是一首深含哲理且富有时代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古风(其三十)

玄风变太古,道丧无时还。

扰扰季叶人,鸡鸣趋四关。

但识金马门,谁知蓬莱山。

白首死罗绮,笑歌无时闲。

绿酒哂丹液,青娥凋素颜。

大儒挥金椎,琢之诗礼间。

苍苍三株树,冥目焉能攀。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古风(其三十一)

郑客西入关,行行未能已。

白马华山君,相逢平原里。

璧遗镐池君,明年祖龙死。

秦人相谓曰,吾属可去矣。

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古风(其三十二)

蓐收肃金气,西陆弦海月。

秋蝉号阶轩,感物忧不歇。

良辰竟何许,大运有沦忽。

天寒悲风生,夜久众星没。

恻恻不忍言,哀歌逮明发。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古风(其三十三)

北溟有巨鱼,身长数千里。

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

凭陵随海运,燀赫因风起。

吾观摩天飞,九万方未已。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