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斋诗为梁溪冯季求作

口腹不自主,来吟体斋诗。

三肃斋中人,问体安措辞。

体卑语近拘,体高语近欺。

耳目口鼻形,人各师其师。

要之天地间,当以一理推。

冯侯好兄弟,一一清庙姿。

是家好谈道,脱略毛与皮。

一堂春愔愔,诗礼相娱嬉。

但愧远客尘,涴子连理枝。

虽然参自诀,要知不磷缁。

我车得国工,分路有险夷。

君知鲁叟圣,妙在物不遗。

当其作春秋,一字如权锤。

越境惜赵盾,断谓此语非。

俗儒无已心,望道如隔纰。

闭门画圆方,用世多参差。

千载堪一咍,汝足未及巇。

冯郎顾我笑,坐久炉烟迟。

黄花粲墙东,青山转墙西。

吾言亦已费,须君浮一卮。

形式: 古风

翻译

饮食不由自主,来读斋戒诗篇。
斋中三位肃穆之人,询问我身心如何措辞表达。
身体低微言语拘谨,身材高大言辞近似欺诈。
耳朵眼睛嘴巴鼻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
总之世间万物,都应遵循同一道理。
冯侯你像兄弟般亲近,言行举止清正如同庙堂之姿。
你们家族喜好谈论道义,不拘小节,直面本质。
春日里厅堂宁静,诗书礼仪相互娱乐。
我只遗憾自己尘世纷扰,沾染了你的纯洁。
虽然我们见解不同,但要知道真理不会被污染。
我的车轮得到国家巧匠,适应各种道路的坎坷。
你知道鲁国老人智慧深邃,精妙之处在于无所遗漏。
他撰写《春秋》时,每个字都像权衡轻重的锤子。
跨越边境的人惋惜赵盾,认为这种言论不妥。
世俗学者没有恒心,追求大道仿佛隔着一层纱。
他们闭门造车,入世却多有偏差。
千年历史中这值得一笑,你的境界还未达到巅峰。
冯郎看着我微笑,长久的静坐炉火显得缓慢。
黄花灿烂在东墙,青山环绕在西墙。
我的话语已经说完,期待你能举杯共饮。

注释

体斋:斋戒,指守身如斋,保持清心寡欲。
三肃:形容人的庄重严肃。
体卑:地位低下或谦逊之词。
体高:地位高或傲慢之词。
一理:普遍的道理或原则。
冯侯:对冯姓者的尊称。
脱略毛与皮:比喻去掉表面的虚饰,直指本质。
春愔愔:形容春天的寂静和祥和。
磷缁:比喻事物的黑白分明,这里指真理不会被混淆。
国工:技艺高超的工匠。
鲁叟:指孔子,因其为鲁国人且年长。
权锤:比喻权衡轻重的重要工具。
越境:超越地域或时代。
俗儒:指见识浅薄的儒生。
浮一卮:举起酒杯,饮酒。

鉴赏

这首宋诗由敖陶孙所作,名为《体斋诗为梁溪冯季求作》。诗人以体斋为题,探讨了人的言行举止与内在修养的关系。他认为,无论是言语还是行为,都应遵循一定的准则,不宜过于拘谨或轻浮。诗人赞赏冯季求家族崇尚道义,家中氛围和谐,诗书礼乐并重。同时,他自谦为远游之人,感叹自己可能给友人带来了些许尘埃,但仍希望保持清明之心。诗人也提到,冯季求深谙儒家之道,如同鲁国老者般智慧,对春秋笔法有独到见解。他批评了一些世俗儒生的浅薄,指出他们未能深入理解大道。最后,诗人感叹话语已尽,邀请冯季求举杯共饮,共享这宁静的春日时光和智者的交流。整首诗语言简洁,寓哲理于日常场景之中,展现出诗人对友情和道德修养的重视。

收录诗词(160)

敖陶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别袁席之二首(其二)

昨送郑广文,持毡就客坐。

今辞习主簿,相与枕书卧。

名字擅一世,此法当寒饿。

臞庵书满屋,十夏作僧过。

就使君交我,指目等奇货。

百年寸箠折,万事一甑破。

独念君行路,历历眼中堕。

入衢酒无声,道信山辞涴。

每忆上程时,店火明个个。

征人语暝霭,嘶马带枯莝。

是间万金药,贵子身剂和。

饮酒端不恶,为米知何奈。

手板付丞相,此语尚须佐。

形式: 古风

别袁席之二首(其一)

漏尽有行客,袁侯挽不来。

掉头缁尘中,胡为此徘徊。

何处非诗具,螺江如泼醅。

公子亦岂痴,索笑西湖梅。

平生诗书腹,不计簿领材。

噫呜梁父吟,慷慨新丰杯。

梦作方士凫,唤杖听风雷。

何知江东路,瘦马冲尘埃。

君名在吏部,作吏始此回。

兽弱而弩强,蹙缩生自猜。

自猜固如此,一语须君裁。

王事有靡盬,柴车谁当推。

行矣勿告劳,试身文书堆。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寿通守赵寺丞

忠简公骑箕尾星,千古万古明天庭。

在天高庙足欢喜,敕使孙枝扶炳灵。

辍身仙班寄闲逸,阊阖正绕烟花出。

朝元冠剑妥未动,一笑明朝作人日。

汉家最重水衡丞,廪饩钱多上所能。

掌藏颁用渠式法,置之忽分淮股肱。

春风作意回焦土,黄池崎险尔如许。

区区鼠辈何足磔,此心本应僧伽祖。

甘泉酒作真珠红,和气已堕胡床中。

奋髯抵掌直细事,参佐同此祥冲融。

大江洸洸去无极,江南老人候舟色。

诸公归补父兄处,二十五城那得直。

海门短簿初来时,青衫恰辍惟烟姿。

兴来得句自推激,为公压倒崧高诗。

形式: 古风

张连鲁仲本蜀人从其先宦岭表仅五六十年矣为言广州城内有桧奇古甚土人相传自唐末至今往时东坡先生道惠宿留此州尝供佛其下得甘露缀枝之异予徵二事皆无所据而耆旧相传云尔要必有从来者张乞诗为赋长谣一篇

亳州仙桧聃翁玩,西湖老桧陈朝馀。

区区草木定何意,多生要傍斋房居。

吾行东广足已劬,两年才到安期蒲。

菩提叶老还书蠹,波罗子重空悬壶。

地荒了不快人意,照耀南海何能无。

迩来划见张公子,火云肉山炼心水。

搜奇访古偶及之,破笑劳君相指似。

门前罄折得堵宫,诸天龙神俱俨容。

左呵右禁防所夺,上帝遗我驷玉龙。

问从张公得明證,指画桧身分四印。

嗟哉此老亦不逢,生世适当唐晚闰。

天回地转逢今兹,霸战王争了不知。

试看左纽足奇怪,虎胫骨贯龙鳞皮。

霜枝雪干如相偶,老大商山馀四叟。

年深几惯雷霆争,夜定一从牛兕走。

道形天貌吾何心,晚岁聊依清磬音。

忽然空中闻款綮,指李丈人勤远临。

更传坡仙曾设供,甘露缀枝如泼汞。

桃源事托五柳翁,后世请将吾语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