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杨驸马六郎秋夜即事

高楼月似霜,秋夜郁金堂。

对坐弹卢女,同看舞凤凰。

少儿多送酒,小玉更焚香。

结束平阳骑,明朝入建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高楼上明月如霜,秋夜的气氛在华丽的厅堂中显得格外凄凉。
两人相对而坐,聆听女子弹奏卢女之曲,一同观赏那凤凰起舞的表演。
少年们纷纷送来美酒,小侍女更是点燃了馨香。
装扮完毕,骑上平阳的马,明日就要进入建章宫,开始新的生活或任职。

注释

高楼:指高大的楼阁或建筑。
月似霜:形容月光皎洁,如同霜一般寒冷明亮。
郁金堂:装饰华丽的厅堂,此处代指富贵人家的居所。
卢女:古代指擅长弹奏的女子。
舞凤凰:舞蹈中模仿凤凰的动作,象征吉祥。
少儿:年轻的男子,这里指侍从或宾客。
小玉:此处可能指代侍女的名字,或泛指侍女。
焚香:点燃香料,用于祭祀、祈祷或增添氛围。
结束:穿戴整齐,准备出发。
平阳骑:平阳马,可能是指来自平阳地方的骏马,也可能代指马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秋夜的宴会场景,诗人通过对月亮和高楼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凉而又略带哀愁的情境。"高楼月似霜"中,"霜"字用来形容月色之冷白,既映衬了秋夜的寒意,也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秋夜郁金堂"则通过对豪华建筑的描写,展现出宴会的奢侈与繁华。"郁"字有抑制不住之意,显示了宴会中热烈而又有些压抑的情绪。

接下来的"对坐弹卢女"和"同看舞凤凰"具体描写了宴会的景象,其中"卢女"应指的是古代著名的乐师,"舞凤凰"则是当时流行的一种舞蹈。诗人通过这些细节,传达出一种艺术与享乐相结合的氛围。

"少儿多送酒"和"小玉更焚香"两句,则描绘了宴会上的欢愉与奢侈。"少儿"可能是指年幼的仆从,"小玉"则可能指的是用玉石制成的香炉。这两句突出了宴会的豪华和主人对细节的讲究。

最后的"结束平阳骑,明朝入建章"表达了宴会即将结束,以及诗人次日将要参与的官方事务。"平阳骑"可能是指宴会后送别的马队,而"明朝入建章"则预示着诗人作为官员的职责和身份。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宴会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唐代贵族生活的奢侈与繁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政治生活与个人享乐之间平衡的思考。

收录诗词(382)

王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字:摩诘
  •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21年

相关古诗词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苑舍人能书梵字兼达梵音皆曲尽其妙戏为之赠

名儒待诏满公车,才子为郎典石渠。

莲花法藏心悬悟,贝叶经文手自书。

楚词共许胜扬马,梵字何人辨鲁鱼。

故旧相望在三事,愿君莫厌承明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郑果州相过

丽日照残春,初晴草木新。

床前磨镜客,树下灌园人。

五马惊穷巷,双童逐老身。

中厨办粗饭,当恕阮家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待储光羲不至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