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古来无奈洛阳尘,兴属今朝谁与亲。
河岳新秋初过雁,园林晓月远行人。
波声有喜咸通汴,云影相随直到秦。
白笋紫姜勤故旧,公孙出仕独堪嗔。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过洛阳赠亲旧》。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洛阳古城的感慨和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首句“古来无奈洛阳尘”寓言了历史沧桑,洛阳城的繁华已成过往,令人感叹不已。次句“兴属今朝谁与亲”则强调了在今日,能与诗人共享此情此景的知心人寥寥无几。
第三句“河岳新秋初过雁”,描绘了秋天的新气象,大雁南飞,引发诗人对远方亲人的牵挂。第四句“园林晓月远行人”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情绪,清晨的园林和皎洁的月色映衬着行者的孤独背影。
第五句“波声有喜咸通汴”中的“咸通汴”可能指的是汴河,诗人借河水的流淌,寄托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往昔繁华的怀念。最后一句“云影相随直到秦”以云影相伴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亲旧的深深挂念,希望情感如云影般追随至远方的秦地。
结尾两句“白笋紫姜勤故旧,公孙出仕独堪嗔”,通过提到故乡的美食和友人仕途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亲旧的关怀以及对他们选择仕途的些许嗔怪,流露出真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不详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何事千忧自惘然,且看节物异乡边。
莺来昨日犹多吃,柳到今朝第几眠。
上巳清明徒颉颃,流觞蹴鞠岂周旋。
故知白发因渠得,忍更贪愁忆往年。
七年去园今还归,仅有身存心事微。
下客但能存故事,高门谁许著褒衣。
难将白发语年少,忍使红尘负钓矶。
不解征骖却归去,策虽非是亦非非。
避难苍黄处处过,扁舟不复怯风波。
禹功淮海施偏少,汉业东南得最多。
几日兵强令虏退,今年米贱奈予何。
孙公乡里仍堪住,愁访山斋空薜萝。
岁暮征裘返故园,愀然去国亦难论。
独寻碧草日三径,谁在红莲夜五门。
久分云霄能割席,乍惊褴缕有离尊。
即看短发边城去,风雨仇池役梦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