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何事千忧自惘然,且看节物异乡边。
莺来昨日犹多吃,柳到今朝第几眠。
上巳清明徒颉颃,流觞蹴鞠岂周旋。
故知白发因渠得,忍更贪愁忆往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何事》,表达了作者身处异乡,内心充满忧虑和惘然的情绪。首句“何事千忧自惘然”直接点出诗人内心的困扰,为何会有如此多的忧虑而感到迷茫。接下来的两句“且看节物异乡边”,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莺鸟众多和柳树新绿,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异乡环境的不适应。
“莺来昨日犹多吃,柳到今朝第几眠”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莺鸟和柳树以人的动作,形象地写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上巳和清明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诗人感叹自己只能徒然跟随这些节日活动,却无法真正融入其中,“流觞蹴鞠岂周旋”表达了对此的无奈和疏离。
最后两句“故知白发因渠得,忍更贪愁忆往年”,诗人意识到自己的忧虑和愁绪使得白发生得更快,他忍不住去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这进一步加深了他的哀愁。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怀旧之情。
不详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七年去园今还归,仅有身存心事微。
下客但能存故事,高门谁许著褒衣。
难将白发语年少,忍使红尘负钓矶。
不解征骖却归去,策虽非是亦非非。
避难苍黄处处过,扁舟不复怯风波。
禹功淮海施偏少,汉业东南得最多。
几日兵强令虏退,今年米贱奈予何。
孙公乡里仍堪住,愁访山斋空薜萝。
岁暮征裘返故园,愀然去国亦难论。
独寻碧草日三径,谁在红莲夜五门。
久分云霄能割席,乍惊褴缕有离尊。
即看短发边城去,风雨仇池役梦魂。
抛尽图书避虏尘,楞伽读罢与谁亲。
波涛远屿羁游梦,风雨幽斋默坐身。
盏底不堪留酒客,句头何敢恼诗人。
和诗送酒俱休问,只恐归期误此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