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元忠学士还南京

昔见相公登瀛洲,今见公子为校雠。

鲲鹏变化三十载,我生安得不白头。

君前拜恩父前庆,暂向南都秉顺流。

南都留守颇为喜,将吏入贺靴声遒。

酒舁银瓮羊脔炙,上下和煦移凉秋。

归来却上柳堤路,西风健马控花虬。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从前看到相公登上瀛洲,如今又见公子担任校雠。
鲲鹏般的变化已三十年,我怎能不因岁月流逝而白头。
在您面前拜谢恩泽,在父亲面前欢庆,暂时在南都顺应潮流。
南都留守非常欢喜,官员们前来祝贺,靴声坚定有力。
宴席上银瓮盛酒,烤羊肉美味可口,温暖如春驱散了秋天的凉意。
归途中踏上柳堤小路,强劲的西风吹拂,驾驭着装饰华丽的马匹。

注释

昔见:过去见到。
相公:古代对官员的尊称。
登瀛洲:登上仙境般的瀛洲,比喻高升或成就非凡。
公子:古代对年轻有才者的尊称。
校雠:古代负责校对书籍的工作。
鲲鹏变化:比喻人经历的巨大变化。
我生:我的一生。
白头:形容年老。
君前:在您的面前。
父前:在父亲面前。
南都:古代都城之一,这里指南京。
秉顺流:顺应时势。
留守:古代官职,负责留守一地。
颇为喜:非常高兴。
靴声遒:靴子踏地的声音有力。
酒舁:抬酒。
银瓮:银制的大酒坛。
羊脔炙:烤羊片。
上下和煦:宴席气氛融洽温暖。
移凉秋:驱散秋日的寒意。
归来:返回。
柳堤路:长满柳树的小路。
西风:秋风。
健马:强壮的马。
控花虬:驾驭着装饰华丽的马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适所作的《送刘元忠学士还南京》。诗中通过对比刘元忠过去的经历(登瀛洲)与现在的职位(校雠),表达了时光流转的感慨和个人老去的无奈。"鲲鹏变化三十载"运用了神话中的大鸟鲲鹏象征刘元忠的仕途变迁,时间跨度长达三十年。

接着,诗人描述了刘元忠在南都受到的热烈欢迎,官员们前来祝贺,气氛热烈,酒宴丰盛,犹如暖阳驱散了秋天的凉意。最后,描绘了刘元忠归途中骑着矫健的马匹,穿过柳堤,画面生动,充满了诗意。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寓含了对岁月流逝的深沉感慨,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收录诗词(934)

洪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词人。初名造,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 字:温伯
  • 籍贯: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
  • 生卒年:1117~1184

相关古诗词

送刘司勋奉使

授命出绝域,北至单于庭。

驼鸣沙碛遥,马倦朔雪零。

幽州古道上,胡笳应夜听。

尝闻昔时语,南看北辰星。

使回傥可记,乃得验天形。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送刘成伯著作赴弋阳宰

我昨之官来,值君为郡掾。

当年已知名,是日才识面。

未久嗟还都,始应群公荐。

遂除芸省郎,出治江上县。

县剧素所闻,其俗到可见。

水精制盘盂,冰莹产郊甸。

鸣筝斲桐梓,雕饰杂宝绚。

有药化铜铅,方士多伏鍊。

君今齿尚壮,好学常不倦。

二者定非惑,吾言亦狂狷。

弦歌将有馀,幸可穷经传。

归来期著书,箧楮盈百卷。

莫学此疏慵,无能守贫贱。

明朝君当行,勉勉自出饯。

岂无一壶酒,岂无一鼎馔。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送刘定贤良下第赴广陵令

刘蕡不登科,众口诵其策。

得者为之羞,闻者为之惜。

摧藏一时屈,论议千古白。

至今简篇中,一字不敢易。

其言究时病,舂刺若戈戟。

引经见大法,非蹈春秋僻。

我朝屡得人,无不升显赫。

乃知所中否,实命系通厄。

中则首公相,人情作冠帻。

否则走仕涂,人情作履舄。

秋风广陵城,千里夷门客。

壮心虽暂失,美宝有时获。

怊怅以送君,致龙翻点额。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送刘郎中知广德军

昔在少年时,辛勤事诸父。

诸父为桃州,物宜皆可数。

事君勤职贡,采茗先谷雨。

劭农井田桑,科薅重锄斧。

城西大灵祠,措意初似禹。

将通吴境河,身自同豕伍。

期妇来饷时,坛上必鸣鼓。

一为乌所误,愧恨去不睹。

至今存遗堤,五丈立坚土。

正如开轘辕,黄熊惭启姥。

功利欲及民,血食宜簋簠。

祠后有高山,山头多栋宇。

此实诸父为,禾麻可就俯。

岁登有乐事,或亦作歌舞。

赋诗当清明,解禊思洛浦。

其言在黑石,往往被乐府。

于今三十年,追想渐成古。

公将乘朱轮,去问民疾苦。

治术自有具,薄言无所补。

缺将陈迹书,又且剧莽卤。

形式: 古风 押[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