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冬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展现出诗人对季节更迭的感慨。"小寒连大吕"指的是小寒时节气候转冷,而"欢鹊垒新巢"则是描绘喜鹊忙于筑巢的景象,显示了生机勃勃的一面。"拾食寻河曲"和"衔紫绕树梢"中的鸟儿在寻找食物,衔带着紫色的果实在树梢间穿梭,勾勒出冬日的宁静与美丽。
"霜鹰近北首"写出了寒风凛冽中鹰鸟栖息的情形,而"雊雉隐丛茅"则是对杂草丛中小鸟躲藏声响的描绘,增添了一份冬日的萧瑟感。最后两句"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表达了诗人对于季节更替的理解和接受,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个诗作通过细腻的观察,将自然界在小寒时节的冷峻与生机并存的情景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四季循环、生命更新的哲思。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二气俱生处,周家正立年。
岁星瞻北极,舜日照南天。
拜庆朝金殿,欢娱列绮筵。
万邦歌有道,谁敢动征边。
露沾蔬草白,天气转青高。
叶下和秋吹,惊看两鬓毛。
养羞因野鸟,为客讶蓬蒿。
火急收田种,晨昏莫辞劳。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
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
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
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
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
云散飘飖影,雷收振怒声。
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
忽见新来雁,人心敢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