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廿四气诗.冬至十一月中

二气俱生处,周家正立年。

岁星瞻北极,舜日照南天。

拜庆朝金殿,欢娱列绮筵。

万邦歌有道,谁敢动征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在天地灵气交汇之处,周朝正逢兴盛之年。
木星照耀着北方的天空,如同舜帝的德泽普照南国。
朝臣们在金色的宫殿中朝贺,喜庆的宴席奢华铺陈。
万国都歌颂着有德的君主,谁还敢挑起边疆的战火。

注释

二气:指阴阳二气,象征万物生成的基础。
周家:指周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
正立年:指国家正当兴旺发达的时期。
岁星:即木星,古人认为它影响国运。
瞻:仰望,指向。
北极:这里指天空中的北极星,象征帝王或国家的中心。
舜日:比喻贤明君主的统治,舜是古代的圣王。
拜庆:朝贺庆祝。
朝金殿:在皇宫的金碧辉煌的大殿上朝见君主。
欢娱:欢乐喜悦。
绮筵:华丽的宴席。
万邦:众多的国家或部落。
有道:指君主有德行,治理有方。
谁敢:没有人敢。
动征边:发动战争侵犯边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盛世太平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和人间秩序的描写,表达了对和谐安宁社会状态的赞美。

“二气俱生处,周家正立年”一句,指的是阴阳两种气息在宇宙中同时生成,是万物滋生的根本,而“周家正立年”则暗示了一种秩序井然的年代。

“岁星瞻北极,舜日照南天”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强化了天人合一的氛围。岁星可能指的是岁星(木星),在古代被认为是吉祥之兆,而北极则代表着宇宙的中心;舜日照南天,则形容太阳普照大地,特别是南方这个方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温暖和生命力。

“拜庆朝金殿,欢娱列绮筵”这两句,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宫廷宴会。金殿代表着皇家的辉煌与尊贵,而列绮筵则是指华丽的宴席,展现了君臣之间和谐欢乐的情景。

“万邦歌有道,谁敢动征边”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国家强盛、边疆安宁的局面。万邦歌颂着圣明之治,而没有人敢于轻易挑起战争的边患。

整首诗通过对大自然和宫廷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社会状态,即政治清明、民生幸福、国力强盛。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于太平盛世的向往与赞颂。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咏廿四气诗.白露八月节

露沾蔬草白,天气转青高。

叶下和秋吹,惊看两鬓毛。

养羞因野鸟,为客讶蓬蒿。

火急收田种,晨昏莫辞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咏廿四气诗.立秋七月节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

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

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

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咏廿四气诗.秋分八月中

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

云散飘飖影,雷收振怒声。

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

忽见新来雁,人心敢不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咏廿四气诗.夏至五月中

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

龙潜渌水穴,火助太阳宫。

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

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