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直钩终日竟无鱼,钟鼓声中与世疏。
若向湖边访幽拙,萧条四壁是闲居。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者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充满了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孤独。首句“直钩终日竟无鱼”表达了诗人以钓鱼为乐,但却并不执着于捕获之果,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紧接着,“钟鼓声中与世疏”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世俗喧嚣的淡漠,与尘世保持了一种距离感。
第三句“若向湖边访幽拙”显示了诗人寻找内心宁静的行为,而“萧条四壁是闲居”则透露了诗人的住所简陋,但这并不妨碍他享受清贫自在的生活。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归隐田园的生活理想。
诗中的语言质朴而不失韵味,每个字句都紧扣主题,没有多余的修饰。这不仅体现了唐代诗人方干的高超艺术造诣,也反映出他对简约生活和精神自由的追求。
不详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潭底锦鳞多识钓,未投香饵即先知。
欲教鱼目无分别,须学揉蓝染钓丝。
千山红树万山云,把酒相看日又曛。
一曲骊歌两行泪,更知何处再逢君。
密片繁声旋不销,萦风杂霰转飘飖。
澄江莫蔽长流色,衰柳难黏自动条。
湿气添寒酤酒夜,素花迎曙卷帘朝。
此时明径无行迹,唯望徽之问寂寥。
海内芳声谁可并,承家三代相门深。
剖符已副东人望,援笔曾传圣主心。
此地清廉惟饮水,四方焦热待为霖。
他年莫学鸱夷子,远泛扁舟用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