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倚阑千里风烟,下临吴楚知无地。

有人高枕,楼居长夏,昼眠夕寐。

惊觉游仙,紫毫吐凤,玉觞吞蚁。

更谁人似得,渊明太白,诗中趣、酒中味。

惭愧东溪处士,待他年、好山分翠。

人生何苦,红尘陌上,白头浪里。

四壁窗明,雨盂粥罢,暂时打睡。

尽闻鸡祖逖,中宵狂舞,蹴刘琨起。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翻译

倚着栏杆远眺千里风烟,俯瞰吴楚之地仿佛无边无际。
有人在高楼长夏里悠闲地躺着,白天小憩夜晚安眠。
突然从梦境中惊醒,提笔如凤凰展翅,饮酒如蚁群吞没。
又有谁能像陶渊明和李白那样,深得诗中的趣味和酒中的滋味。
我感到惭愧,比起东溪隐士,我未能享受那份宁静的山水生活。
人生何必在红尘纷扰中度过,白发苍苍时还在世间奔波。
四壁明亮,粥后小憩,暂且沉睡片刻。
只愿能听到鸡鸣,如同祖逖励志,半夜狂舞,唤醒刘琨般振奋人心。

注释

阑:栏杆。
吴楚:古代地区名,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高枕:形容舒适地躺着。
游仙:道教修炼成仙的方式。
紫毫:紫色的毛笔。
玉觞:玉制的酒杯。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
太白:李白,唐代诗人。
处士:未出仕的士人,隐士。
翠:绿色,代指青山。
红尘:比喻世俗社会。
祖逖:东晋将领,以闻鸡起舞的故事激励自己。
蹴:踢。
刘琨:东晋将领,与祖逖齐名。

鉴赏

这首元代白朴的《水龙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然的画面。诗人倚靠栏杆,远眺千里风烟,感受到吴楚之地的辽阔无垠,仿佛置身于天地之间。他赞赏那些高楼上的夏日居民,悠然自得,白天小憩,夜晚沉醉。诗人的梦境中,游仙的意象与挥毫泼墨的豪情交织,紫毫如凤,玉杯盛酒,展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诗酒之乐的追求。

诗人将陶渊明和李白两位大诗人的风采融入其中,赞叹他们的诗意与酒意相得益彰,无人能及。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东溪处士的敬仰,期待将来能共享山水之美。在红尘纷扰中,诗人感叹人生短暂,希望能在这喧嚣之外找到片刻宁静,即使在风雨中也能安然入睡。

最后,诗人以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收尾,表达出自己虽身处平凡生活,但仍有志向和壮志,即便在深夜也会被激发起奋发的激情,与刘琨共舞,展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白朴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52)

白朴(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改名朴,字太素。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 字:仁甫
  • 号:兰谷
  • 生卒年:1226—约1306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

绣衣揽辔西行,慨然有志人知否。

江山好处,留连光景,一杯别酒。

世事无端,恼人方寸,十常八九。

对霜松露菊,荒凉三径,等闲又、登高后。

问讯宣城太守,几裁诗、画堂清昼。

山长水阔,思君不见,踟蹰搔首。

却羡行云,暂留还去,无心出岫。

笑穷途岁晚,江头送客,唱青青柳。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

壮怀千载风云,玉龙无计三冬卧。

天教唤起,峥嵘才器,人称王佐。

豹略深藏,虎符荣佩,君恩重荷。

看旌旗动色,军容一变,鹏翼展、先声播。

我望金陵王气,尽消磨、区区江左。

楼船万舻,瞿塘东瞰,徒横铁锁。

八阵名成,七擒功就,南夷胆破。

待他年画像,麒麟阁上,为将军贺。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

洞庭春水如天,岳阳楼上谁开宴。

飘零郑子,危栏倚遍,山长恨远。

何处兰舟,彩霞浮漾,笙箫一片。

有娥眉起舞,含嚬凝睇,分明是、旧仙媛。

风起鱼龙浪卷,望行云、飘然不见。

人生几许,悲欢离聚,情钟难遣。

闻道当时,汜人能诵,招魂九辩。

又何如乞我,轻绡数尽,写湘中怨。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九日同诸公会饮钟山望草堂有感

倚天钟阜龙蟠,四时青壁云烟润。

陂陀十里,苍鬓夹路,清风缓引。

兰若西边,草堂别崦,遗基犹认。

自猿惊鹤怨,山人去后,谁更向、此中隐。

独爱丹崖碧岭,枕平川、人家相近。

登临对酒,茱萸香细,莓苔坐稳。

老计菟裘,故应来就,林泉佳遁。

怕烟霞笑我,尘容俗状,把山英问。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