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御

文星垂太虚,辞伯综群书。

彩笔下鸳掖,褒衣来石渠。

典坟探奥旨,造化睹权舆。

述圣鲁宣父,通经汉仲舒。

窗明宜缥带,地肃近丹除。

清昼删诗暇,高秋作赋初。

露盘侵汉耸,宫柳度鸦疏。

静对连云阁,晴闻过阙车。

旧僚云出矣,晚岁复何如。

海峤瞻归路,江城梦直庐。

含毫思两凤,望远寄双鱼。

定笑巴歌拙,还参丽曲馀。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翻译

文星高悬在广阔的天空,博览群书的辞藻丰富。
他以彩笔挥洒在朝廷,从石渠阁获取赞誉。
深入研究古籍的深意,洞察自然的奥秘。
讲述孔子圣人的教诲,汉代学者仲舒精通经典。
书房明亮如带,环境庄重接近皇宫。
清闲午后删改诗歌,初秋时节开始创作赋文。
月光映照下的露盘高耸,宫柳间鸦鸟稀疏飞翔。
静静面对连绵的云阁,晴天听到过宫门的车马声。
老友离去,晚年又将如何度过。
遥望海角,心中思念回归的路,梦见江城的家。
握笔思考,仿佛与凤凰对话,寄情远方的双鱼。
定会嘲笑我诗才粗陋,但仍能融入华美的乐章。

注释

文星:比喻有才华的人。
辞伯:指辞藻丰富,学识渊博的人。
鸳掖:宫廷中官员的代称。
石渠:古代皇家藏书之处。
典坟:古代典籍。
权舆:事物的起源。
鲁宣父:孔子的字。
仲舒:董仲舒,汉代著名儒学家。
缥带:形容窗户明亮。
丹除:红色的宫门,代指皇宫。
删诗:修改诗作。
过阙车:经过宫门的车辆。
归路:回家的路。
直庐:古代官员的住所。
两凤:凤凰,象征美好的事物。
双鱼:古代信使的代称。
巴歌:指地方俚俗的歌曲。
丽曲:优美的音乐或诗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钱起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徐薛二侍御的赞美和对知识分子的尊重。诗中充满了对书籍、学问和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文星垂太虚,辞伯综群书。"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对广博典籍的掌握,"文星"象征着智慧和学问,而"辞伯"则是古代尊称,用来形容对待知识如同对待长辈一样的恭敬态度。

"彩笔下鸳掖,褒衣来石渠。"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文人在自然风光中创作的情景,"彩笔"指的是五彩斑斓的文笔,而"褒衣"则是形容诗人雅致的着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文学活动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友人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崇高的学术理想和深厚的情谊。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王相公秋日戏赠元校书

才妙心仍远,名疏迹可追。

清秋闻礼暇,新雨到山时。

胜事唯愁尽,幽寻不厌迟。

弄云怜鹤去,隔水许僧期。

贤相敦高躅,雕龙忆所思。

芙蓉洗清露,愿比谢公诗。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奉和圣制登朝元阁

六合纡玄览,重轩启上清。

石林飞栋出,霞顶泰阶平。

拂曙銮舆上,晞阳瑞雪晴。

翠微回日驭,丹巘驻天行。

御气升银汉,垂衣俯锦城。

山通玉苑迥,河抱紫关明。

感物乾文动,凝神道化成。

周王陟乔岳,列辟让英声。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奉和杜相公移长兴宅奉呈元相公

守贵常思俭,平津此意深。

能卑丞相宅,何谢故人心。

种蕙初抽带,移篁不改阴。

院梅朝助鼎,池凤夕归林。

觉路经中得,沧州梦里寻。

道高仍济代,恩重岂投簪。

报国谁知己,推贤共作霖。

兴来文雅振,清韵掷双金。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奉和宣城张太守南亭秋夕怀友

池馆蟪蛄声,梧桐秋露晴。

月临朱戟静,河近画楼明。

捲幔浮凉入,闻钟永夜清。

片云悬曙斗,数雁过秋城。

羽扇扬风暇,瑶琴怅别情。

江山飞丽藻,谢朓让前名。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