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冰蚕词有此调咏水车,体物致工。川滇溪峡间车以风运,因念江乡旸雨不时,人牛并力,田家作苦,宜有以劳其艰难。更为赋此

江村布谷声中,陌头呕轧遥相和。

乌犍捩角,同辛共苦,走盘转磨。

龙骨翻翻,鱼鳞淰淰,云筛烟簸。

看回环往复,方轮急驶,喧竹外,斜阳堕。

忙煞晴占雨课。

盼黄云、万花齐睡,尽伊俯仰,渠侬不惜,芒鞋踏破。

芦溆中渟,柳塘外溢,亭平聊可。

料应待、水落秋深,呼倦牧,低棚坐。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村落中水车运转的场景,生动展现了农耕生活的艰辛与勤劳。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如“布谷声”、“乌犍”、“龙骨”、“鱼鳞”、“斜阳”等,不仅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也巧妙地融入了农事活动的繁忙与紧张。

“江村布谷声中,陌头呕轧遥相和”,开篇即以布谷鸟的叫声和水车转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又忙碌的氛围。接着,“乌犍捩角,同辛共苦,走盘转磨”,通过描绘水车上的牛在辛苦工作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农耕劳动的艰辛。随后,“龙骨翻翻,鱼鳞淰淰,云筛烟簸”,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水车的部件比作龙骨和鱼鳞,同时借云烟的动态来描绘水车运转时的景象,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看回环往复,方轮急驶,喧竹外,斜阳堕”,这一句通过观察水车的运行轨迹和时间的变化(斜阳西下),进一步表现了农事活动的持续性和紧迫感。最后,“忙煞晴占雨课。盼黄云、万花齐睡,尽伊俯仰,渠侬不惜,芒鞋踏破。芦溆中渟,柳塘外溢,亭平聊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人在晴天和雨季交替时的忙碌,以及他们对丰收的期盼和辛勤付出的不计回报。通过“芦溆中渟,柳塘外溢”等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丰富变化,同时也反映了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车运转场景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农耕生活的艰辛与勤劳,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农人智慧的赞美。诗中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敬意,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收录诗词(133)

金兆蕃(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渡江云.题夏闰枝天一检书图

石渠书遍读,一麾江海,深拥五骅骝。

日湖春柳短,玉轴牙签,人在最高楼。

晁家新记,万琳琅、天假雕锼。

堂上有、敕题飞白,佳气五云浮。夷犹。

风漪萍散,雨陌花残,溯前尘回首。

何况是、长恩谶别,脉望萦愁。

痴龙憖舍琅嬛去,讶断鸿、雪化泥留。

空展画,沧桑剩泪难收。

形式:

瑞鹤仙.题章式之同年四当斋勘书图。时式之笺证读书敏求记,方写定

一廛栖万玉。仗深护幽兰,春温空谷。乡山画中绿。

慰倦旅心情,小窗横幅。精庐云覆。

耿寒灯、谁窥夜读。

叹承平、向巩风流,坐拥石渠天绿。遐嘱。

丹研铅注,万遍摩挲,郡斋新录。百年芳躅。

芸欲烬,得君续。

笑当时料理,鼲裘银饼,枉自钞胥暗属。

伫归帆、珍箧藏山,抚松倚竹。

形式:

秋霁.用史达祖韵

秋老亭皋,讶怨涧惭林,又减颜色。

水咽津桥,石殷栈路,暮寒杜鹃无力。劲飙未息。

翠微亦敛长眉碧。忆故国。空剩酒醒,裘敝浪游客。

尘影尚在,暗掷苍茫,种桑高原,如此寥寂。

夜将晨、绳横斗落,孤星低隐片云白。

谁唤渡河行未得。

只自魂断,凄绝倦旅心情,听猿江峡,度鸿霜驿。

形式:

烛影摇红.江亭修禊,分韵赋诗。次珊馆长独为词,伯絅继之,余亦和作,仍用所分翠字韵

城郭参差,酽寒不放韶光起。

伫天尺五月重三,萧瑟犹如此。人说王家故事。

侍耆贤、洛英借拟。隐囊纱帽,流水游龙,群贤毕至。

槛外平原,柳荑暗敛东风细。

朝来爽气扑櫊楹,山色沈空翠。谁道春来久矣。

问元都、花开尚未。俊游申约,策蹇重看,芦芽垂水。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