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云.题夏闰枝天一检书图

石渠书遍读,一麾江海,深拥五骅骝。

日湖春柳短,玉轴牙签,人在最高楼。

晁家新记,万琳琅、天假雕锼。

堂上有、敕题飞白,佳气五云浮。夷犹。

风漪萍散,雨陌花残,溯前尘回首。

何况是、长恩谶别,脉望萦愁。

痴龙憖舍琅嬛去,讶断鸿、雪化泥留。

空展画,沧桑剩泪难收。

形式:

鉴赏

此词《渡江云》由金兆蕃于清末近现代初创作,以“题夏闰枝天一检书图”为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读书与藏书场景。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主人公在书海中的沉浸与思考。

开篇“石渠书遍读”,点明了主人公广泛阅读的情景,石渠象征着知识的源泉,遍读则表达了其对学问的渴求与追求。接着“一麾江海,深拥五骅骝”,以江海比喻广阔的知识海洋,五骅骝则暗示了主人公在知识之海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形象。

“日湖春柳短,玉轴牙签,人在最高楼”,描绘了主人公在日湖边,面对春柳短景,手握珍贵的书籍,仿佛站在知识的巅峰,体现了他对知识的珍视与追求。这里的“玉轴牙签”形象地描绘了书籍的精美与珍贵。

“晁家新记,万琳琅、天假雕锼”,进一步强调了书籍的丰富与精美,晁家新记代表了新的知识与思想,琳琅满目则形容了书籍的繁多与华美,天假雕锼则是说上天赋予了这些书籍以精美的形式。

“堂上有、敕题飞白,佳气五云浮”,描绘了书房内的景象,堂上悬挂着皇帝御笔的飞白书法,佳气五云浮则象征着书房内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与高雅的气息。

接下来的“夷犹。风漪萍散,雨陌花残,溯前尘回首”,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风漪萍散、雨陌花残都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

最后,“何况是、长恩谶别,脉望萦愁”,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长恩谶别意味着长久的恩泽与离别的哀愁,脉望萦愁则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在知识海洋中探索与思考的过程,以及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命运的忧虑,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33)

金兆蕃(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瑞鹤仙.题章式之同年四当斋勘书图。时式之笺证读书敏求记,方写定

一廛栖万玉。仗深护幽兰,春温空谷。乡山画中绿。

慰倦旅心情,小窗横幅。精庐云覆。

耿寒灯、谁窥夜读。

叹承平、向巩风流,坐拥石渠天绿。遐嘱。

丹研铅注,万遍摩挲,郡斋新录。百年芳躅。

芸欲烬,得君续。

笑当时料理,鼲裘银饼,枉自钞胥暗属。

伫归帆、珍箧藏山,抚松倚竹。

形式:

秋霁.用史达祖韵

秋老亭皋,讶怨涧惭林,又减颜色。

水咽津桥,石殷栈路,暮寒杜鹃无力。劲飙未息。

翠微亦敛长眉碧。忆故国。空剩酒醒,裘敝浪游客。

尘影尚在,暗掷苍茫,种桑高原,如此寥寂。

夜将晨、绳横斗落,孤星低隐片云白。

谁唤渡河行未得。

只自魂断,凄绝倦旅心情,听猿江峡,度鸿霜驿。

形式:

烛影摇红.江亭修禊,分韵赋诗。次珊馆长独为词,伯絅继之,余亦和作,仍用所分翠字韵

城郭参差,酽寒不放韶光起。

伫天尺五月重三,萧瑟犹如此。人说王家故事。

侍耆贤、洛英借拟。隐囊纱帽,流水游龙,群贤毕至。

槛外平原,柳荑暗敛东风细。

朝来爽气扑櫊楹,山色沈空翠。谁道春来久矣。

问元都、花开尚未。俊游申约,策蹇重看,芦芽垂水。

形式:

绕佛阁.为伯絅题雷峰经卷

剩铃系槛。山半竦立,谁记年岁。阑护峰趾。

试看岸柳,汀芦病秋意。相轮径坠。

吹散贝叶,钤遍宫玺。蟫避椒纸。

更谁妙擅,经生旧京体。

倦客最无藉,证取前游图画里。

还似那时,夕阳孤影倚。罨万古云烟,低映湖水。

劫风搥碎。振大海潮音,重现弹指。

洒杨枝、暗尘徐洗。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