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闻鹃

云安风景愚能说,苍峡风掀浪如雪。

杜鹃叫得口流血,染遍山花归不得。

臣甫再拜哦新诗,诗成甫也成愁绝。

都人重是古帝魂,敬重此鸟心不辍。

不知此鸟知不知,四时叫得巴山裂。

却忆群姬左右趋,三十六宫醉花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历史哀愁和对过往繁华的回忆。开篇即以“云安风景愚能说,苍峡风掀浪如雪”勾勒出一幅苍凉的山水画面,其中“云安”与“苍峡”构成强烈的对比,一个是平和宁静,另一个是狂风怒吼,这种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激荡与不安。接着,“杜鹃叫得口流血,染遍山花归不得”则用杜鹃的哀叫象征着无尽的哀愁和无法挽回的往事。这里的“杜鹃”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常常被赋予悲凉的意象,此处它的叫声如同血泪,渲染出诗人深沉的情感。

诗人的心情通过“臣甫再拜哦新诗,诗成甫也成愁绝”得到了进一步的展开。这里的“臣甫”自指,表明诗人在创作中不断地寻找新的灵感,但每当诗歌完成,却又感到一种深刻的忧愁。这不仅是对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历史沧桑的无奈。

“都人重是古帝魂,敬重此鸟心不辍”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的尊崇。这里的“古帝魂”象征着历史的沉淀,而“都人”对杜鹃的敬仰则显示出人们对于这份历史记忆的珍视。

最后,诗人通过“不知此鸟知不知,四时叫得巴山裂。却忆群姬左右趋,三十六宫醉花月”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不知此鸟知不知”中“此鸟”再次强调其象征意义,而“四时叫得巴山裂”则形象地描绘出杜鹃叫声的穿透力和持久性。随后的“却忆群姬左右趋,三十六宫醉花月”一句,则是对往昔繁华生活的一种美好回忆,其中“群姬”的侍从形象和“三十六宫”的宏大场景共同构建了一幅盛世图画,但这种美好的记忆与现实的落差形成了深深的哀愁。

收录诗词(542)

汪元量(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山观雪王昭仪相邀割驼肉

北征已十年,抑郁悲局促。

拄杖看天山,雪光皎如玉。

满目鹯鹰飞,晴天猎鸿鹄。

羁人灶无炊,竟夕枵其腹。

美人塞边来,邀我分豆粥。

手持并铁刀,欣然割驼肉。

勿诮草堂翁,一饱死亦足。

形式: 古风

天坛山

我登天坛山,洒然清吟目。

群峰如儿孙,罗列三十六。

支藤陟曾巅,中有少室屋。

山人化飞仙,庭除生苜蓿。

古碑野火烧,剥落字难读。

雏鹿卧幽岩,孤鸟响空谷。

解鞍小迟留,偷閒半日足。

长啸归去来,题诗纪幽独。

形式: 古风

太华峰

华山山木乱纷纷,铁锁垂垂袅袅猿。

石齿齿前光烁烁,壁岩岩后势奔奔。

奇奇怪怪云根耸,郁郁葱葱雾气昏。

上上上头仍上上,最高高处有乾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巴陵

重到巴陵秋正清,岳阳城下系孤舲。

江湖万里水云阔,天地一凉河汉明。

月出洞庭鱼婢舞,气蒸云梦雁奴腥。

篙工又鼓潇湘柁,渔笛渔榔上下鸣。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