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重到巴陵秋正清,岳阳城下系孤舲。
江湖万里水云阔,天地一凉河汉明。
月出洞庭鱼婢舞,气蒸云梦雁奴腥。
篙工又鼓潇湘柁,渔笛渔榔上下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江南水乡图景。开头“重到巴陵秋正清”表达了季节的转换,巴陵之秋,气候明净。紧接着,“岳阳城下系孤舲”则勾勒出一处隐逸的居所,让人联想到诗人可能是一位喜欢独处、远离尘世的文人。
“江湖万里水云阔,天地一凉河汉明”这两句诗中,作者以广阔的视角描绘了江湖之美,秋风过后,气温降低,一切变得清新脱俗。这正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借景”手法,将自然景观纳入个人情感和审美体验之中。
诗人接着写道:“月出洞庭鱼婢舞,气蒸云梦雁奴腥。”这里,“月出洞庭”,洞庭湖夜晚的月光映照下,水波粼粼,如同鱼儿在水中跳跃。后两句则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类活动相结合的情境。“气蒸云梦”表现了一种超脱物外的意境,而“雁奴腥”则是对远方来客的怀念。
最后,“篙工又鼓潇湘柁,渔笛渔榔上下鸣。”这里的篙工、渔笛等都是描写水乡生活的细节,这些景象和声音共同构成了一个生动的江南秋夜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他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不详
冷霰撒行车,呻吟独搔首。
须臾大如席,风卷半空走。
母子鼻酸辛,依依自相守。
书生倒行囊,沽来一樽酒。
暂时借温和,耳热岂长久。
万木舞阴风,言语冰在口。
毡房耿无眠,兀兀听刁斗。
我忆西湖断桥路,雨色晴光自朝暮。
燕去鸿来今几度,梅花万里水云隔。
日夜思家归不得,偶然醉归文姬侧。
嘉会不可再,聚散空彷徨。
临流歌长吟,送子游远方。
悲风来天末,圆月流景光。
行人驾言迈,令我结中肠。
岂无一尊酒,与子发慨慷。
河梁日将暮,游子安所从。
执手古路侧,征裾飘长风。
行行忽已远,眇若孤飞鸿。
人生非松乔,代谢自有终。
长当崇令名,赤心以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