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病幽独偶吟所怀

眼渐昏昏耳渐聋,满头霜雪半身风。

已将身出浮云外,犹寄形于逆旅中。

觞咏罢来宾阁闭,笙歌散后妓房空。

世缘俗念消除尽,别是人间清净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视力渐渐模糊听力也减退,满头白发如霜雪,半生经历饱受风霜。
已经超脱世俗如浮云之外,却仍寄居在这人世间旅店里。
酒宴诗咏结束后宾客散去,歌吹声消散后歌女的房间空无一人。
世间纷扰俗念全都消尽,成为世间一个清静的老翁。

注释

眼渐昏昏:视力逐渐模糊。
耳渐聋:听力逐渐减弱。
浮云外:比喻超脱世俗。
逆旅中:旅店,这里指人世间。
觞咏:饮酒作诗。
宾阁:宴会场所。
妓房:古代指艺妓表演的地方。
世缘俗念:尘世间的牵绊和世俗之念。
清净翁:形容超然物外、心境清静的老人。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晚年时的孤独与超脱之情怀。"眼渐昏昏耳渐聋"表现出身老体衰,感官功能减退,世界已不如从前那么鲜明;"满头霜雪半身风"则是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年迈与孤独,如同被寒风凛冽所围绕。

接着的"已将身出浮云外,犹寄形于逆旅中"表达了诗人虽然心灵已超脱世俗,但肉体仍旧受困于世间的苦难之中。这里的"浮云"象征着远离尘世,而"逆旅"则是比喻诗人的身体还在世间的不稳定状态。

下面的"觞咏罢来宾阁闭,笙歌散后妓房空"描述了宴席上的欢乐已经结束,宾客们离去之后,音乐停止,房中变得空旷,只剩下孤独。这里的"觞咏"指的是宴会上饮酒时的欢声笑语,而"笙歌"则是音乐的代称。

最后两句"世缘俗念消除尽,别是人间清净翁"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纠缠与凡尘情思已经彻底断绝,只留下一份超然物外、清净无为的心境。"清净翁"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精神上的自在与纯洁。

整首诗通过对晚年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作品。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老病相仍以诗自解

荣枯忧喜与彭殇,都是人间戏一场。

虫臂鼠肝犹不怪,鸡肤鹤发复何伤。

昨因风发甘长往,今遇阳和又小康。

还似远行装束了,迟回且住亦何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自叹

岂独年相迫,兼为病所侵。

春来痰气动,老去嗽声深。

眼暗犹操笔,头斑未挂簪。

因循过日月,真是俗人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自问

年来私自问,何故不归京。

佩玉腰无力,看花眼不明。

老慵难发遣,春病易滋生。

赖有弹琴女,时时听一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自到浔阳生三女子因诠真理用遣妄怀

宦途本自安身拙,世累由来向老多。

远谪四年徒已矣,晚生三女拟如何。

预愁嫁娶真成患,细念因缘尽是魔。

赖学空王治苦法,须抛烦恼入头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