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七)天门

古壁何苍苍,穿云玉梯出。

歘然起青冥,却立观少室。

前岩复后峰,阴晴状非一。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翻译

古老的墙壁多么苍茫,穿过云层的玉梯显现出来。
忽然间直入青天,我转身仰望少室山。
前方的岩石接着后峰,山势阴晴变化多端。

注释

古壁:古老的墙壁。
何:多么。
苍苍:深色、古老的样子。
穿云:穿过云层。
玉梯:形容洁白如玉的阶梯。
歘然:忽然、快速的样子。
青冥:青天、高空。
却立:转身站立。
观:观看。
少室:山名,位于中国河南省。
前岩:前方的岩石。
复:接着。
后峰:后面的山峰。
阴晴:指天气阴晴变化。
状:状态。
非一:不只一种,变化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嵩山古壁的雄浑景象和险峻之美。"古壁何苍苍"开篇即展现出古朴而深沉的墙壁,仿佛历经岁月沧桑。"穿云玉梯出"则犹如一条洁白如玉的阶梯穿透云层,象征着攀登者的勇气与探索精神。"歘然起青冥"描绘了登顶后的瞬间,诗人突然跃入青天之境,形象生动。

"却立观少室",诗人站在高处回望,少室山的景色尽收眼底,显示出一种超然的视角。接下来的"前岩复后峰,阴晴状非一"则进一步描绘了山势的多变和光影的奇妙,阴晴交错,峰峦叠嶂,气象万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嵩山的自然景观,通过登山的体验,传达出对壮丽山川的敬畏与赞美之情,同时也寓含了人生的哲理与探索的精神。梅尧臣作为宋代文人,他的诗歌风格质朴而深沉,这首《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七)天门》正是这种风格的体现。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九)天池

安知最高顶,清浅水池开。

有时片云出,倏忽生风雷。

谁羡双黄鹄,刷羽来徘徊。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二)拜马涧

王子昔凌霓,国人兹拜马。

依稀日夜笙,声入寒泉泻。

空传七日期,飞鹤何时下。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八)天门泉

泠泠云外泉,的的岩光入。

静若仙鉴开,寒疑玉龙蛰。

时应下鹿群,迹印青苔湿。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十一)登太室中峰

日夕望苍崖,崭崭在天外。

及来步其巅,下见河如带。

半壁云树昏,山根已霶霈。

形式: 古风 押[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