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多病秋风落,君来慰眼前。
自闻茅屋趣,只想竹林眠。
满谷山云起,侵篱涧水悬。
嗣宗诸子侄,早觉仲容贤。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之情和对亲人的牵挂。
"多病秋风落,君来慰眼前。"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因身体多病而感到秋风凄凉,但在亲人到来的温暖中获得了安慰。这里的“慰”字包含了深切的情感交流,是对亲情力量的赞美。
"自闻茅屋趣,只想竹林眠。"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听说了茅屋的乐趣,便产生了躺在竹林中沉睡的愿望。这里“茅屋”和“竹林”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常见意象,代表着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情怀。
"满谷山云起,侵篱涧水悬。"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山谷间云气升腾,与之相呼应的是“篱”和“涧水”的交织,形成了一个生动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
"嗣宗诸子侄,早觉仲容贤。"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家族后辈的期望和赞赏。在这里,“嗣宗”指的是继承宗族的后代,而“仲容贤”则是对其中某位年轻人的品性和才智给予高度评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杜甌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家族情谊。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山木苍苍落日曛,竹竿袅袅细泉分。
郡人入夜争馀沥,竖子寻源独不闻。
病渴三更回白首,传声一注湿青云。
曾惊陶侃胡奴异,怪尔常穿虎豹群。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龙门横野断,驿树出城来。
气色皇居近,金银佛寺开。
往还时屡改,川水日悠哉。
相阅征途上,生涯尽几回。
酒渴爱江清,馀甘漱晚汀。
软沙欹坐稳,冷石醉眠醒。
野膳随行帐,华音发从伶。
数杯君不见,醉已遣沈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