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居杂咏九首(其四)

长松偃蹇不依林,枝干高盘千亩阴。

昨夜酒醒风雨急,半空彷佛听龙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长松姿态挺拔不靠树林,枝干高高伸展遮蔽千亩阴凉。
昨晚酒醒后风雨交加猛烈,半空中仿佛能听到龙的低吟。

注释

偃蹇:形容松树姿态挺直而高傲。
依林:依靠树林。
千亩阴:大片的阴凉区域。
昨夜:指过去的某个晚上。
风雨急:形容风雨很大。
龙吟:古人常以龙吟比喻风雨声或壮丽景象。

鉴赏

这段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开篇“长松偃蹇不依林”,直接点出了主体是一棵独立于众木之外的大松树,通过“偃蹇”一词,可以感受到这棵松树的坚强与独特。紧接着,“枝干高盘千亩阴”,则形象地表达了松树的枝叶盘旋交织,投下了广阔的阴凉。

诗人随后转向内心体验:“昨夜酒醒风雨急”,这里的“昨夜”、“酒醒”让人联想到前一晚的宴饮和醉酒后的清醒,而“风雨急”则是外界突如其来的变化,增添了一种紧迫感。

最后,“半空彷佛听龙吟”,则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似乎听到了一种超自然的声音,如同传说中的龙吟。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丰富想象力,也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神秘而又庄严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段诗通过对松树和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精神状态。

收录诗词(210)

张继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道正,“翛然子”。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天师、、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 字:嘉闻
  • 号:翛然子
  • 籍贯:林灵素真
  • 生卒年:1092-1127

相关古诗词

庵居杂咏九首(其三)

春蚕丝尽即生蛾,秋燕雏成不泥窠。

山雉经时藏窟穴,也能龙化入烟波。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庵居杂咏九首(其二)

庵前桃李春争开,雪里见花惟有梅。

莫谓枝梢有分别,根本自异非人栽。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庵居杂咏九首(其一)

甓瓦完齐土壁坚,籓篱周匝没疏穿。

人来谩笑无华旆,风雨须教安稳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野轩偶书

日月双萤火,乾坤一鹊巢。

野轩有凉户,谁敢等闲敲。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