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舍早起

迹暗心多感,神疲梦不游。

惊舟同厌夜,独树对悲秋。

晚角和人战,残星入汉流。

门前早行子,敲镫唱离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内心深处充满感触,身心疲惫难以入梦。
夜晚乘船也感到厌倦,独自面对秋意更添悲伤。
晚上的号角声像人在战斗,残余的星光洒入银河。
门前早起的行人,敲打着马镫,唱着离别的忧伤。

注释

迹:痕迹,这里指心情的痕迹。
暗:深沉,不明显。
心:内心。
感:感触,情绪。
神疲:精神疲惫。
梦不游:无法入梦,形容心境不安。
惊舟:因心情而惊动的小船。
厌夜:对夜晚产生厌倦。
独树:孤独的树,象征孤独的人。
悲秋:秋天的凄凉景象引发悲伤。
晚角:夜晚的号角。
和人战:仿佛与人对抗或共鸣。
残星:即将消失的星星。
汉流:银河,这里指星空。
早行子:早起出行的人。
敲镫:敲打马镫,准备出发。
唱离忧:唱出离别之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异乡旅舍中的清晨情景,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内心感受的表达,抒发了游子对于家国的思念之情。

“迹暗心多感”一句,表明诗人的足迹隐没于昏暗之中,而他的心中却充满了感慨。这里的“迹暗”象征着旅途中的孤独和迷茫,“心多感”则是对远方家园和亲人思念之情的深刻体现。

“神疲梦不游”继续描绘诗人的精神状态,尽管身体感到疲惫,但夜晚的梦境也无法带他去游历,因为他的内心充满了忧伤和不安。

接下来的“惊舟同厌夜,独树对悲秋”则是通过景物来映衬诗人之情。惊起的小船与夜晚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而那孤立的树木在秋风中摇曳,它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的哀伤。

“晚角和人战,残星入汉流”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情绪。晚上的笛声与人间的争斗相呼应,而那些零落的星辰如同流逝在汉水之中,象征着时间的流失和生命的短暂。

最后,“门前早行子,敲镫唱离忧”则是诗人的自我写照。清晨,他作为一个旅途中的孩子,在门前匆忙启程,那敲击铁镣的声音与他歌唱的离别之悲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象描绘,展现了一个旅人清晨独自一人时内心深处的孤独、忧伤与思念。

收录诗词(27)

章碣(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章孝标之子。唐乾符三年(876年)进士。乾符中,侍郎高湘自长沙携邵安石(广东连县人)来京,高湘主持考试,邵安石及第

  • 字:丽山
  • 生卒年:836—905年

相关古诗词

桃源

绝壁相欹是洞门,昔人从此入仙源。

数株花下逢珠翠,半曲歌中老子孙。

别后自疑园吏梦,归来谁信钓翁言。

山前空有无情水,犹绕当时碧树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浙西送杜晦侍御入关

紫诏徵贤发帝聪,绣衣行处扑香风。

鹗归秦树幽禽散,星出吴天列舍空。

捧日思驰仙掌外,朝宗势动海门中。

鞭鞘所拂三千里,多少诸侯合避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陪浙西王侍郎夜宴

深锁雷门宴上才,旋看歌舞旋传杯。

黄金鸂鶒当筵睡,红锦蔷薇影烛开。

稽岭好风吹玉佩,镜湖残月照楼台。

小儒末座频倾耳,祗怕城头画角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友人

谢家山水属君家,曾共持钩掷岁华。

竹里竹鸡眠藓石,溪头鸂鶒踏金沙。

登楼夜坐三层月,接果春看五色花。

昨日西风动归思,满船凉叶在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