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雨中愁不出,阴黑尽连宵。
屋湿唯添漏,泥深未放朝。
无刍怜马瘦,少食信儿娇。
闻道韩夫子,还同此寂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的雨中生活状态,通过对环境和个人境遇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孤独。"雨中愁不出,阴黑尽连宵"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长时间的阴雨天气让人感到心中的忧虑无法释放,甚至夜晚也无法得到缓解。
接下来的"屋湿唯添漏,泥深未放朝"则是对这种环境影响下的具体生活写照。房顶渗水,地面泥泞,都显示了雨天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不便和困扰。而"无刍怜马瘦,少食信儿娇"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家畜的关心以及家庭成员饮食上的简约,这种生活状态反映出了一定的贫寒。
最后,"闻道韩夫子,还同此寂寥"则是诗人在这种情境中听到朋友韩夫子的消息,发现他也和自己一样孤独无助。这不仅增强了诗人的忧愁,也让读者感受到一个社会背景下的共同命运。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的具体描写,以及对外界消息的接收与共鸣,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同类人群遭遇的关怀。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秋塞雪初下,将军远出师。
分营长记火,放马不收旗。
月冷边帐湿,沙昏夜探迟。
征人皆白首,谁见灭胡时。
霅水碧悠悠,西亭柳岸头。
夕阴生远岫,斜照逐回流。
此地动归思,逢人方倦游。
吴兴耆旧尽,空见白蘋州。
起得幽亭景复新,碧莎地上更无尘。
琴书著尽犹嫌少,松竹栽多亦称贫。
药酒欲开期好客,朝衣暂脱见闲身。
成名同日官连署,此处经过有几人。
襄阳南郭外,茅屋一书生。
无事焚香坐,有时寻竹行。
画苔藤杖细,踏石笋鞋轻。
应笑风尘客,区区逐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