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过东都留守周公筵上赠座客

贾生三载在长沙,故友相思道路赊。

已分终年甘寂寞,岂知今日还京华。

麟符上相恩偏厚,隋苑留欢日欲斜。

明旦江头倍惆怅,远山芳草映残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贾谊在京都长沙度过了三年时光,老朋友的思念绵长而遥远。
他早已准备好整年过着清寂的生活,却没想到今天会返回繁华的京都。
宰相的恩宠如同麒麟符节般深厚,他在隋苑中享受欢乐,夕阳西下。
明天早晨江边更添惆怅,远处的山峦和青草映照着残余的晚霞。

注释

贾生:指贾谊,汉代著名文学家。
赊:形容路途遥远。
终年:整年。
京华:京都的繁华之地。
麟符:古代象征君权的符信,此处指宰相的恩宠。
隋苑:隋朝的皇家园林。
斜:傍晚,太阳西下。
明旦:明天早晨。
惆怅:内心感到悲伤或失落。
远山:远方的山脉。
残霞:傍晚的落日余晖。

鉴赏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的文学家徐铉所作,名为《还过东都留守周公筵上赠座客》。通过这短暂的五言律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首句“贾生三载在长沙”,点出了时间的流转和地点的变迁,"故友相思道路赊"则透露出因时空隔阂而生的深切思念。这里的“贾生”指的是历史上的贾谊,他曾被贬官到长沙,此处借用以表达诗人自己的遭遇。

接着,“已分终年甘寂寞,岂知今日还京华”,诗人感慨万千地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不舍和对未来重返京城的喜悦。"终年"两字暗示着岁月无情,而"今日还京华"则是对命运转折的一种庆幸。

“麟符上相恩偏厚,隋苑留欢日欲斜”,诗人在此感谢周公的知遇之恩,并回忆起在隋苑中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麟符"是古代官职的印信,代表着高贵的地位和深厚的情谊;"日欲斜"则描绘出黄昏时分,朋友间欢聚时光的宝贵。

最后,“明旦江头倍惆怅,远山芳草映残霞”,诗人在清晨的江边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哀愁,这种情怀是对即将离别的不舍,以及对过往美好记忆的缅绵。"明旦"表达了时间的新开始,而"远山芳草映残霞"则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景象,反衬出内心的复杂情感。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友情深厚的情谊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徐铉细腻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431)

徐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 字:鼎臣
  •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 生卒年:916年—991年

相关古诗词

进雪诗

欲使新正识有年,故飘轻絮伴春还。

近看琼树笼银阙,远想瑶池带玉关。

润逐麳麰铺绿野,暖随杯酒上朱颜。

朝来花萼楼中宴,数曲赓歌雅颂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邵伯埭下寄高邮陈郎中

故人相别动经年,候馆相逢倍惨然。

顾我饮冰难辍棹,感君扶病为开筵。

河湾水浅翘秋鹭,柳岸风微噪暮蝉。

欲识酒醒魂断处,谢公祠畔客亭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春兴八首(其八)

积雨朝来霁,垣衣上板桥。

春光自明媚,客思转萧条。

柱按鹍弦剧,杯倾鹊脑消。

残灯高枕夜,梦里故山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附池州薛郎中书因寄歙州张员外

新安从事旧台郎,直气多才不可忘。

一旦江山驰别梦,几年簪绂共周行。

岐分出处何方是,情共穷通此义长。

因附邻州寄消息,接舆今日信为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