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积雨朝来霁,垣衣上板桥。
春光自明媚,客思转萧条。
柱按鹍弦剧,杯倾鹊脑消。
残灯高枕夜,梦里故山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鲜活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积雨朝来霁,垣衣上板桥。" 这两句描写了春天雨后初晴的景色,霖雨过后的清晨,一片湿润之气尚未散去,而路上的积水已经开始蒸发,显示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春光自明媚,客思转萧条。"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赞美和自己作为旅人的感慨,春光照耀之下,一切都显得那么温柔迷人,而游子心中却难免生出淡淡的愁绪。
"柱按鹍弦剧,杯倾鹊脑消。" 这两句通过对室内乐器和饮酒的情形进行描写,传达了一种闲适自在的情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心中的一份悠然自得。
"残灯高枕夜,梦里故山遥。" 最后两句则是在夜深人静之时,以淡淡的灯光做背景,诗人躺在高枕上,思绪万千,在梦境中寻觅着远方的故乡,这种对远方的向往和怀念表达了诗人的深沉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和丰富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的享受以及内心世界的复杂性。
不详
一字文木,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新安从事旧台郎,直气多才不可忘。
一旦江山驰别梦,几年簪绂共周行。
岐分出处何方是,情共穷通此义长。
因附邻州寄消息,接舆今日信为狂。
今夜银河万里秋,人言织女嫁牵牛。
佩声寥亮和金奏,烛影荧煌映玉钩。
座客亦从天子赐,更筹须为主人留。
世间盛事君知否,朝下鸾台夕凤楼。
朱云曾为汉家忧,不怕交亲作世仇。
壮气未平空咄咄,狂言无验信悠悠。
今朝我作伤弓鸟,却羡君为不系舟。
劳寄新诗平宿憾,此生心气贯清秋。
退公求静独临川,杨子江南二月天。
百尺翠屏甘露阁,数帆晴日海门船。
波澄濑石寒如玉,草接汀蘋绿似烟。
安得乘槎更东去,十洲风外弄潺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