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阁晨起

纸帐不知晓,鸦鸣吾当兴。

开窗面老松,相对寒崚嶒。

幸无公家责,欲懒还不能。

汲井颒我面,铜盆旋敲冰。

梳头风入槛,纷散霜满膺。

四瞻郊泽间,苍烟惨朝凝。

却望塔颠日,光景舒层层。

乾坤有奇事,变化忽相乘。

客来无可语,语此不见应。

今晨胡床冷,愧我无毾㲪。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翻译

纸帐中沉睡不觉晓,乌鸦叫声催我起身。
推开窗户面对老松,冷峻挺立的松树映入眼帘。
庆幸无需公事烦扰,想偷懒又做不到。
打水洗脸,铜盆里冰块敲击作响。
梳理头发时,风从门槛吹入,散落的霜花沾满衣襟。
四处眺望郊野湖泽,清晨的雾气弥漫凄凉。
回头遥望塔尖上的太阳,光芒逐渐穿透云层。
天地间奇妙之事,瞬息万变难以预料。
客人来访无话可说,说了也得不到回应。
今早坐在胡床上,只觉寒冷,遗憾我没有棉被。

注释

纸帐:竹席或纸制的帐子。
鸦鸣:乌鸦的叫声。
老松:古老的松树。
寒崚嶒:形容山石陡峭、冷峻。
公家责:官府的职责或事务。
梳头:整理头发。
霜满膺:胸前沾满霜花。
苍烟:青灰色的烟雾。
塔颠日:塔顶的阳光。
毾㲪:古代的一种厚实的棉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在小阁中醒来的情景。诗人通过"纸帐不知晓,鸦鸣吾当兴",展现了在纸帐中被鸦鸣唤醒的宁静早晨。他打开窗户,面对着老松,感受到寒意逼人的景象,"相对寒崚嶒",透露出冬日的清冷。

诗人庆幸没有官事烦扰,但内心又有些矛盾,"幸无公家责,欲懒还不能",暗示他对生活的无奈和责任感。接下来,他描述了汲水洗面的过程,"汲井颒我面,铜盆旋敲冰",形象地表现出冬日清晨的寒冷。

梳头时,风从门槛吹入,散乱的发丝上沾满了霜,"梳头风入槛,纷散霜满膺",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诗人远眺郊野,"四瞻郊泽间,苍烟惨朝凝",一片凄迷的雾气笼罩着早晨的景色。

最后,诗人感叹天地间的奇妙变化,"乾坤有奇事,变化忽相乘",表达对自然界的敬畏。然而,面对来访者,他却无话可说,因为"客来无可语,语此不见应",揭示了内心的孤独和困惑。

结尾处,诗人感慨小阁的寒冷,"今晨胡床冷,愧我无毾㲪",表达了对自己未能备好足够的保暖之物的自责。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清晨的景象,流露出诗人复杂而微妙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山路晓行

两崖夹晓月,万壑分秋风。

今朝定何朝,孤赏莫与同。

石路抱岩转,云气青濛濛。

篮舆拂露枝,乱点惊仆童。

微泉不知处,玉佩鸣深丛。

平生慕李愿,得此行旅中。

居人轻佳境,过客意无穷。

山木好题诗,恨我行匆匆。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己酉九月自巴丘过湖南别粹翁

离合不可常,去处两无策。

眇眇孤飞雁,严霜欺羽翼。

使君南道主,终岁好看客。

江湖尊前深,日月梦中疾。

世事不相贷,秋风撼瓶锡。

南云本同征,变化知无极。

四年孤臣泪,万里游子色。

临别不得言,清愁涨胸臆。

形式: 古风

己酉中秋之夕与任才仲醉于岳阳楼上明年十一月二十日南游过道谒姜光彦出才仲画轴则写是夕事也剪烛观之恍然一笑书八句以当画记

去年中秋洞庭野,寒瑶万顷兼天泻。

岳阳楼上两幅巾,月入栏干影潇洒。

世间此影谁能孤,狂如我友人所无。

一梦经年无续处,道州还见倚楼图。

形式: 古风

中秋不见月

去年中秋端正月,照我沾襟万条血。

姮娥留笑待今年,净洗金觥对银阙。

高唐妒妇心不闲,招得封姨同作难。

岂惟恨满月宫里,肠断西山吴綵鸾。

却疑周生怀月去,待到三更黑如故。

人间今乏赵知微,无复清游继天柱。

南枝乌鹊不敢哗,倚杖三叹风枝斜。

明年强健更相约,会见林间金背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