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圭峰秋后叠,乱叶落寒墟。
四五百竿竹,二三千卷书。
云深猿拾栗,雨霁蚁缘蔬。
只隔门前水,如同万里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诗人居住在一座山中的小屋里。"圭峰秋后叠,乱叶落寒墟"表达了一种萧瑟而孤寂的秋意,圭峰可能是指那座山的名称,秋天过后的积累和枯黄的树叶随风飘落,在荒凉的野地上堆积,营造出一种静谧与冷清的情境。
接下来的"四五百竿竹,二三千卷书"则透露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及书籍的喜爱。竹子与书籍在这里不仅是物质存在,更是文化和精神上的寄托。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传达了一种隐逸生活的自得其乐。
"云深猿拾栗,雨霁蚁缘蔬"这两句则更加生动地展示了山中秋天的景象。猿在云雾缭绕的高处拾取坚果,而蚂蚁则在细雨过后的湿润环境里忙碌于攀爬着蔬菜,这些生灵的活动都在诗人眼前展开,显示出自然界生命力旺盛的一面。
最后"只隔门前水,如同万里馀"则是诗人的感慨。虽然只是小溪流过,但给诗人的感觉却如同远方的长河一般,这种比喻强调了诗人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景观之间的深刻联系和精神上的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秋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和内心世界的丰富。
不详
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晚唐诗人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落叶溅吟身,会棋云外人。
海枯搜不尽,天定著长新。
月上分题遍,钟残布子匀。
忘餐二绝境,取意铸陶钧。
极顶云兼冻,孤城露洗初。
共辞嵩少雪,久绝贝多书。
远照雁行细,寒条狖挂虚。
分泉煎月色,忆就茗林居。
云州三万骑,南走疾飞鹰。
回碛星低雁,孤城月伴僧。
敲关通汉节,倾府守河冰。
无处论边事,归溪夜结罾。
开门风雪顶,上彻困飞禽。
猿戏青冥里,人行紫阁阴。
腊泉冰下出,夜磬月中寻。
尽欲居岩室,如何不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