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学士移镇昭潭

樯拂南云舣帛兰,再麾湖外叹违颜。

封君比籍千头橘,瑞祝标祠九向山。

迎吏出郊驱驽箙,齐兵下席掩刀环。

汉条缓布褒书降,后乘蒸青几两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船帆轻触南方的云彩,在帛兰花边停泊,再次挥手告别湖面,心中满是遗憾。
封赏的名单上列有千棵橘树,象征吉祥的祝福在九座山峰上标记,
迎接官员出城,驱车而来,士兵们放下武器,气氛紧张。
汉朝的恩典如同宽大的布条,赐予投降者,随后的队伍中,绿色的旗帜飘扬,不知何时能返回。

注释

樯:船帆。
南云:南方的云彩。
舣:停泊。
帛兰:帛兰花。
封君:封赏的官员。
比籍:列名册。
千头橘:千棵橘树。
瑞祝:吉祥的祝福。
标祠:标记祠堂。
郊:城郊。
驱驽箙:驱赶装载着弩箭的车辆。
齐兵:齐国的士兵。
掩刀环:放下武器。
汉条:汉朝的恩典。
缓布:宽大的布条。
褒书:赐予投降者的文书。
后乘:随后的队伍。
蒸青:绿色的旗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宋祁的作品,名为《兵部学士移镇昭潭》。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是在描绘一场盛大的仪式或活动。在这里,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当时社会的动态,而且还能体会到作者作为一个政府官员所承担的责任与使命。

"樯拂南云舣帛兰,再麾湖外叹违颜。"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宏伟壮观的景象,"樯拂南云"可能指的是一群船只在南方的云雾中航行,而"舣帛兰"则是对这些船只装饰的形容。"再麾湖外叹违颜"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壮观场面的赞赏和感慨。

"封君比籍千头橘,瑞祝标祠九向山。"

这两句则充满了吉祥与庆典的氛围。"封君比籍千头橘"中的"千头橘"可能象征着丰收和繁荣,而"瑞祝标祠九向山"则是对未来美好愿望的表达。

"迎吏出郊驱驽箙,齐兵下席掩刀环。"

这两句描写了官员外出的场景,以及军队严阵以待的情形。"迎吏出郊"可能是指官员在郊外进行某种仪式,而"驱驽箙"则表现了对这种活动的支持与参与。"齐兵下席掩刀环"则显示了军事上的准备和严肃。

"汉条缓布褒书降,后乘蒸青几两还。"

这两句则可能是指某种官方文书或命令的传递,以及对这些文件的处理过程。"汉条缓布"可能是古代的文书形式,而"褒书降"则表示这些文件从上级传达给下级。"后乘蒸青几两还"则可能是在描述一种回报或反馈的情况。

整首诗通过对景象、活动和仪式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官员在执行公务时所体现出的庄重与肃穆,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于国家安定与民众福祉的关注。

收录诗词(1582)

宋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字:子京
  •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 生卒年:998~1061

相关古诗词

初入蜀州阁道作

缘云栈脚转嵯峨,使者重来叱驭过。

杜宇有冤啼夜月,女萝凭鬼护山阿。

岩深树气埋苍雾,峡窄江形束素波。

自问一春行役苦,带环移眼奈衰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初侍讲筵有感上呈经筵诸公

迩英何幸奉经筵,俗状婆娑艾服年。

兰叶初窥图上字,奎钩乍识禁中天。

坐凭重席惭清问,能读三坟赖众贤。

犹藉向来稽古力,不然须合早归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初到郡斋三首(其三)

温省绸缪罢,乡州偃息时。

鹤情归不怨,凤德老无衰。

月树供园莳,仙囊续宴卮。

自惭淮守薄,千里与言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初到郡斋三首(其二)

我里诚云乐,公今况释劳。

秋莼不下豉,霜蟹恣持螯。

林静来晨燎,江喧入夜涛。

功成奋嘉藻,宁欲傍离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