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秋风辞》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慨。开篇“秋风萧萧兮白云晶晶”,以萧瑟的秋风和清澈的白云起笔,营造出一种清冷而辽阔的氛围。接着“草木黄落兮鸿雁于征”,通过草木凋零、鸿雁南迁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肃杀与变迁。
“兰可佩兮菊可餐”两句,转而描写秋天的自然之美,兰花可以佩戴,菊花可以食用,既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暗示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遗佳人兮汾之干”,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向往,汾之干可能是指汾河岸边的美好景致或某位佳人,隐含着诗人的情感寄托。
“挟飞龙弓下中流,横大波兮放远游”描绘了诗人乘舟于大江之上,手持飞龙弓,自由地在波涛中航行,象征着诗人追求自由、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灵偃蹇兮翳日来,憺容与兮纷裴徊”则通过神灵的降临和诗人悠然自得的状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最后,“顾帝京兮何壮哉”一句,诗人回望京城,感叹其壮丽,既是对现实世界的肯定,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映照。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理想的深刻思考和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