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知府李殿院十韵

诏选来棠树,花骢拥旆乘。

饥民期再活,寒士贺中兴。

廌角谁伤触,狼心自战兢。

只求天子信,宁避世家憎。

窃听无馀论,唯愁有急徵。

每因公宴乐,方遣妓祗承。

才薄终难纪,情深岂易胜。

相亲容似鹤,不拜许如僧。

郡阁招看雪,溪亭访蹑冰。

转愁诗老退,何以答褒称。

形式: 排律 押[蒸]韵

翻译

皇帝下令挑选才俊,骑着花斑马的官员簇拥着旗帜出行。
期待饥民能重获生机,贫寒读书人祝贺国家复兴。
公正的獬豸角谁会伤害,内心却如狼般警惕战栗。
只求得到天子的信任,哪怕会遭世家反感也在所不惜。
私下里倾听没有多余言论,只担忧紧急征召的到来。
常常在公宴上寻欢作乐,才让歌妓侍奉。
才华有限难以记录,深情厚意怎能轻易承受。
亲近他人时态度如鹤般高洁,接受敬拜时如同僧人般淡泊。
郡守之馆邀请观赏雪景,溪边亭子探访踏冰之趣。
更担忧年迈的诗人辞官,如何回应那些赞美之词。

注释

诏选:皇帝下令选拔。
花骢:毛色斑驳的马。
廌角:古代象征公正的神兽獬豸的角。
狼心:比喻内心的警觉和戒备。
世家:有权势的家族。
急徵:紧急征召。
公宴:公开的宴会。
妓祗承:歌妓侍奉。
相亲:亲近的人。
鹤:象征高洁。
溪亭:溪边的小亭子。
诗老退:年老的诗人退休。
褒称:赞扬和称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野对知府李殿院的献诗,表达了对李殿院治理地方、关心民生疾苦的敬仰和感激之情。首联描绘了知府乘着花骢马,威仪而来,犹如棠树选中的使者,寓意其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任。颔联则表达了百姓期待再次复苏,寒门士人因他的到来而感到中兴的希望。

颈联通过“廌角”和“狼心”两个形象,暗示李殿院公正无私,即使面对可能的阻力也坚持原则,内心充满警惕。接着,诗人表示只愿得到天子的信任,而不怕世家的非议,表现出忠诚无私的态度。

接下来的诗句,诗人表达了对知府在公宴时不忘民生,以及对诗人的关怀,使得诗人深感荣幸。他自谦才薄,但情感深厚,与知府相处如同白鹤般亲近,又如僧人般淡泊。冬季,知府邀请诗人观赏雪景,探访溪亭踏冰,足见其雅趣。

尾联诗人担忧自己年事已高,难以再有佳作回应知府的赞誉,流露出对知府厚爱的感激和对自己创作能力的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知府的敬仰和对政绩的赞美。

收录诗词(395)

魏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 字:仲先
  • 号:草堂居士
  • 籍贯:陕州陕县
  • 生卒年:960—1020

相关古诗词

上知府赵侍郎二首(其一)

往哲英灵在,重生出镇初。

傅岩存旧迹,棠树认前居。

美化民歌实,流言帝觉虚。

暂来淹外郡,再入老中书。

善欲皆升举,奸思尽剪除。

登科嗤负鼎,避事鄙悬车。

权助天生杀,才随道卷舒。

百官凭整肃,万物待吹嘘。

接士殊龙板,寻僧却隼旟。

嘉谋常启沃,谏草旋焚如。

赤子方安枕,黄巾亦荷锄。

囚无经宿禁,农有数年储。

山势朝衙署,河声贯里闾。

野人携此咏,将献几踌躇。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上知府寇相公

文武禀全才,何人更可陪。

有官居鼎鼐,无宅起楼台。

圣主诗方和,亲王状始回。

镇临求二陕,调燮辍三台。

凤阁须重去,龙旌暂拥来。

下车三度雨,上事数声雷。

未暇瞻圭璧,先蒙访草莱。

几思趋相府,恐惧复徘徊。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上知府鲍少卿

五福三朝客,同年想少存。

立功从太祖,卧里见曾孙。

易进因仁政,难休为帝恩。

权临二陕重,官处九卿尊。

烟翠甘棠柳,风清画戟门。

四门潜遂意,百吏动惊魂。

不病轻丹曶,无愁鄙酒樽。

出衙清道路,在宅素盘飧。

上马身犹健,看书眼未昏。

狱空时拥旆,多谢到山村。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上解梁潘学士十韵

尽继祖风流,其如鬓未秋。

石渠陈表让,山郡折资求。

舜禹城分界,神仙岳映楼。

淫祠随处毁,学校逐乡修。

密疏多亲写,狂诗少自收。

通宵营有乐,度岁狱无囚。

酒席围红粉,盐池照碧油。

药同方士炼,壶共野僧投。

瓦砾今徒献,琼瑶旧未酬。

几多怀抱事,欲去复迟留。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