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喻坦之归睦州

归心常共知,归路不相随。

彼此无依倚,东西又别离。

山花含雨湿,江树近潮欹。

莫恋渔樵兴,生涯各有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我的心常常向着归途,但实际的路径却无法同行。
我们相互间没有依靠,只能各自东西,再次分离。
山上的花儿带着雨露湿润,江边的树木因潮水而倾斜。
不要沉溺于渔夫和樵夫的生活乐趣,人生各有各的追求。

注释

归心:思乡之心。
相随:一同前行。
无依倚:没有依靠。
东西:东西方向,此处指各自离去。
别离:分离。
山花:山野之花。
含雨湿:被雨水打湿。
江树:江边的树木。
近潮欹:靠近潮水而倾斜。
渔樵兴:渔夫和樵夫的生活乐趣。
生涯:生活。
各有为:各有各的追求。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远去朋友的怀念和不舍。开篇"归心常共知,归路不相随"两句,既描绘了彼此心意相通,但却无法同行的无奈情境,也反映出友人各自的命运安排和生活轨迹。

"彼此无依倚,东西又别离"进一步强调了朋友之间无法相依为命,只能东西相对而望,相隔遥远。这种别离之痛,在唐代文人的笔下尤为常见,往往寄寓着对人生漂泊、友情淡薄的感慨。

"山花含雨湿,江树近潮欹"则是通过自然景象来映衬朋友离别的愁绪。山花因雨而湿,江边的树木随潮汐起伏,这些细腻之处不仅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湿润和摇摆。

最后两句"莫恋渔樵兴,生涯各有为"是对朋友离别后的一种劝慰和自我安慰。诗人提醒自己和朋友,不要过分沉迷于渔樵生活(可能指隐逸生活)的乐趣,因为每个人的生命旅途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送别诗通过深情的语言和生动的自然意象,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谊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05)

李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 字:德新
  • 生卒年:818—876

相关古诗词

送友人游太原

孤帆几日悬,楚客思飘然。

水宿南湖夜,山离旧国年。

秋风高送雁,寒雨入停蝉。

此去勤书札,时常中路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友人游塞北

朔野正秋风,前程见碛鸿。

日西身独远,山转路无穷。

树隔高关断,沙连大漠空。

君看河外将,早晚拟平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友人游蜀

东堂虽不捷,西去复何愁。

蜀马知归路,巴山似旧游。

星临剑阁动,花落锦江流。

鼓吹青林下,时闻祭武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厉图南往荆州觐伯

云水入荆湘,古来鱼鸟乡。

故关重隔远,春日独行长。

山溜含清韵,江雷吐夜光。

郡中词客会,游子更升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