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国事皆须救未然,汉家高阁漫凌烟。
功臣尽遣词人赞,不省沧洲画鲁连。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政治气氛紧张而又试图通过文化手段来缓和矛盾的场景。"国事皆须救未然"表达了一种对国家大事的关切和预防于未然的态度,"汉家高阁漫凌烟"则通过宏伟建筑与轻柔云雾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功臣尽遣词人赞"显示了统治者通过文艺手段来歌颂政绩、笼络人心的做法,而"不省沧洲画鲁连"则可能隐含对这种做法的质疑或无奈,暗示作者对于那些被忽视的真实贡献和历史人物持有同情态度。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司空图作为唐代文人,对于当时政治文化现象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感悟。同时,诗中的意境交织、语言精炼,也展现了司空图在诗歌艺术上的造诣和匠心。
不详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自古经纶足是非,阴谋最忌夺天机。
留侯却粒商翁去,甲第何人意气归。
古来贤俊共悲辛,长是豪家拒要津。
从此当歌唯痛饮,不须经世为闲人。
有诗有酒有高歌,春色年年奈我何。
试问羲和能驻否,不劳频借鲁阳戈。
孤枕闻莺起,幽怀独悄然。
地融春力润,花泛晓光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