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夫人坛

仙坛遗迹在,苔合落花明。

绛节何年返,白云终日生。

旋新芳草色,依旧偃松声。

欲问希夷事,音尘隔上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仙人坛台的遗迹留存,青苔覆盖下落花清晰可见。
那红色的法节何时能返回,整日围绕的白云始终生长。
新生的花草色彩斑斓,古老的松树声音依旧。
想要探寻仙人希夷的事迹,却只听到尘世间的喧嚣,与仙境相隔遥远。

注释

仙坛遗迹:指古代神仙修炼之地的残存遗迹。
苔合:长满青苔的地面。
落花明:明亮的落花,可能指春日景象。
绛节:红色的法节,古代道教中代表仙人的法器。
白云终日生:形容白云缭绕,象征仙人的出没。
旋新芳草色:新生的花草色彩鲜艳。
依旧偃松声:古老的松树发出常有的沙沙声。
希夷:道家对神仙的称呼,也指隐逸的生活方式。
音尘隔上清:尘世间的喧嚣与仙境相隔,暗示难以寻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坛遗迹的幽静景象,充满了对过往时光和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苔合落花明"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景物的更迭更新,仙坛虽已成往事,但春天依旧绿意盎然,花瓣轻落,显得格外清晰。

"绛节何年返"中的"绛节"可能指的是古代祭祀或重要典礼上的装饰物,或是特定时令的象征。诗人在询问这个节日或者仪式 何时能够再次回来,透露出一种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期待。

"白云终日生"则描绘了一幅天然无为的景致,白云在蓝天中自由舒展,不受世间纷扰,这是仙界常有的意象,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达到精神境界的向往。

"旋新芳草色,依旧偃松声"中的"旋新"意味着春季到来,万物复苏,而"依旧偃松声"则是指那些长久以来屹立不倒的大松树发出的声音,这些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这里体现了自然界的永恒与生命力的更新。

最后两句"欲问希夷事,音尘隔上清"表达了一种对远古神秘事件或仙人逸事的好奇和探求之心,但因隔绝于世俗纷争和喧嚣,只能在静谧中感受那份超然的气息。"上清"两字,既可以指高远纯净的境界,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往昔时光和仙界境界的回忆与向往,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诗意。

收录诗词(310)

李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 字:有中
  • 籍贯:江西九江

相关古诗词

鸂鶒

流品是鸳鸯,翻飞云水乡。

风高离极浦,烟暝下方塘。

比鹭行藏别,穿荷羽翼香。

双双浴轻浪,谁见在潇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悠悠离洞壑,冉冉上天津。

捧日终为异,从龙自有因。

高行四海雨,暖拂万山春。

静与霞相近,闲将鹤最亲。

帝乡归莫问,楚殿梦曾频。

白向封中起,碧从诗里新。

冷容横钓浦,轻缕绊蟾轮。

不滞浓还淡,无心卷复伸。

非烟聊拟议,干吕在逡巡。

会作五般色,为祥覆紫宸。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冬日书怀寄惟真大师

自别吾师后,风骚道甚孤。

雪霜侵鬓发,音信隔江湖。

扰扰悲时世,悠悠役梦途。

向公期尽节,多病怕倾壶。

贱迹虽惭滞,幽情忍使辜。

诗成天外句,棋覆夜中图。

落壁灯花碎,飘窗雪片粗。

煮茶烧栗兴,早晚复围炉。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舟中望九华山

排空苍翠异,辍棹看崔嵬。

一面雨初歇,九峰云正开。

当时思水石,便欲上楼台。

隐去心难遂,吟馀首懒回。

僧休传紫阁,屏歇写天台。

中有忘机者,逍遥不可陪。

形式: 排律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