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澈泉水与世间喧哗尘污形成鲜明对比的画面。开篇“谁识澄渊万古清,潢污扰扰谩纵横”两句,以问代答,表达了对于高洁泉水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世间纷争和污浊现实的不满。
接下来的“出从山底应无极,流落人间自有声”两句,则描写了泉水的源头与流向。泉水如同自然界中的一种清净之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始至终保持着其纯洁本性。
“江汉想能同浩渺,尘沙虽混更分明”两句,则是诗人对比长江与黄河这些大河的浩瀚与泉水的清澈。尽管大河中也有泥沙,但泉水仍旧保持着其清晰与纯净。
最后,“从来旱岁为膏泽,安用茶经浪得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恩赐之物的珍视,以及对滥用和炫耀无益之事的批判。泉水在干旱之年更显其珍贵,而不需要像茶叶那样被过度地宣扬其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生命之源以及真诚之德的赞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世间喧嚣与人心不古的深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