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陵祠堂

汉庭来见一羊裘,默默俄归旧钓舟。

迹似磻溪应有待,世无西伯可能留。

崎岖冯衍才终废,索寞桓谭道不谋。

勺水果非鳣鲔地,放身沧海亦何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在汉庭中我见到一件羊皮衣,悄然离去回到旧时的钓舟。
我的踪迹如同磻溪姜太公,期待着明主出现,但世间没有像周文王那样的人能留住我。
命运坎坷如冯衍,才华终究被废弃,孤独如桓谭,坚守道义却无人理解。
即使身处并非鳣鲔出没的池塘,我选择投身大海,又有什么追求呢?

注释

汉庭:朝廷。
羊裘:羊皮衣,代指隐士生活。
默默:悄悄地。
钓舟:隐居生活的象征。
磻溪:古代隐士姜太公垂钓的地方。
西伯:周文王,以礼贤下士著称。
可能留:能够挽留。
崎岖:艰难困苦。
冯衍:东汉隐士,有才而不得用。
索寞:孤寂落寞。
桓谭:东汉哲学家,坚守道义。
鳣鲔:大鱼,比喻高位或显赫地位。
沧海:大海,象征广阔的天地。
何求:追求什么。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创作的。诗中蕴含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哲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内心的感慨。

首句“汉庭来见一羊裘”,意在形容某处来了一件羊皮衣,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珍贵或者难得之物。接下来的“默默俄归旧钓舟”,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仿佛时间回流至从前。

“迹似磻溪应有待”一句,让人联想到古代忠臣磻溪的故事,暗示诗人对理想或信仰的坚守不渝。紧接着,“世无西伯可能留”,则表达了对于过往英雄事迹无法复现的感慨。

“崎岖冯衍才终废”一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传递出一种才能被埋没、事业未竟的悲凉情绪。其后的“索寞桓谭道不谋”,则是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无奈感受。

最后,“勺水果非鳣鲔地,放身沧海亦何求”二句,以水域之美象征心灵的自由和超脱,表达了诗人在面对世事变迁时所持有的豁然境界与精神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以及他对于历史、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何处难忘酒二首(其二)

何处难忘酒,君臣会合时。

深堂拱尧舜,密席坐皋夔。

和气袭万物,欢声连四夷。

此时无一盏,真负鹿鸣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何处难忘酒二首(其一)

何处难忘酒,英雄失志秋。

庙堂生莽卓,岩谷死伊周。

赋敛中原困,干戈四海愁。

此时无一盏,难遣壮图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初去临川

东浮溪水渡长林,上坂回头一拊心。

已觉省烦非仲叔,安能养志似曾参。

忧伤遇事纷纷出,疾病乘虚亹亹侵。

未有半分求自赎,恐填沟壑更沾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初憩和州

衣足一囊弊,粟馀三釜陈。

犹依食贫地,已愧省烦人。

尘土病催老,风波愁过春。

诗书今在眼,还欲讨经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