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并序(其十七)

傍看数个大憨痴,造舍拟作万年期。

人人百岁乃有一,纵令长命七十稀。

□□□□期却半,欲似流星光暂时。

中途少少辽乱死,亦有初生婴孩儿。

无问男夫及女妇,不得惊忙审三思。

年年相续罪根重,月月增长肉身肥。

日日造罪不知足,恰似独养神猪儿。

不能透圈四方走,还须圈里待死时。

自造恶业还自受,如今痛苦还自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诗并序(其十七)》。诗中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因果报应的主题。

首先,诗人通过“傍看数个大憨痴,造舍拟作万年期”两句,讽刺了人们对于长寿的盲目追求,认为建造房屋是为了千秋万代,但人生百年难得一遇,活到七十岁就已经算是稀少了。接着,“期却半,欲似流星光暂时”,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如同流星般一闪而过。然后,“中途少少辽乱死,亦有初生婴孩儿”,指出生命在中途随时可能终结,同时也有新生的生命诞生,强调了生命的循环与无常。

“无问男夫及女妇,不得惊忙审三思”,告诫人们在面对生死时,不应过于慌张,而是要冷静思考。接下来,“年年相续罪根重,月月增长肉身肥”,揭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罪孽,导致身体日渐肥胖,暗示了因果报应的道理。最后,“日日造罪不知足,恰似独养神猪儿。不能透圈四方走,还须圈里待死时。自造恶业还自受,如今痛苦还自知。”诗人以神猪为例,比喻人们每日造恶而不自知,最终只能在痛苦中等待死亡的到来,强调了因果报应的真理。

整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通过对人生无常和因果报应的探讨,提醒人们珍惜生命,反省自身行为,体现了王梵志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353)

王梵志(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

  • 籍贯:卫州黎阳

相关古诗词

诗并序(其十八)

吾家多有田,不善广平王。

有钱怕不用,身死留何益?

承闻七七斋,暂施鬼来吃。

永别生时盘,酒食无踪迹。

配罪剔受苦,隔命绝相觅。

形式: 古风

诗并序(其十九)

借贷不交通,有酒深藏善。

有钱怕人知,眷属相轻薄。

身入黄泉下,他吃他人著。

破除不由你,用尽遮他莫。

形式: 古风

诗并序(其二十)

道士头侧方,浑甚总著黄。

无心礼拜佛,恒贵天尊堂。

三教同一体,徒自浪褒扬。

一被沾贤圣,无弱亦无强。

莫为分别相,师僧自设长。

同尊佛道教,凡恪送衣裳。

粮食逢医药,垂死续命汤。

敕取一生活,应报上天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诗并序(其二十一)

观内有妇人,号名是女官。

各各服梳畋,悉带芙蓉冠。

长裙并金色,横披黄儭单。

朝朝步虚赞,道声数千般。

贫无巡门乞,得谷相共餐。

常住无贮积,铛釜当房安。

眷属王侵苦,衣食远求难。

出无夫婿见,病困绝人看。

乞就生缘活,交即免饥寒。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