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残历半张馀十四,灰心雪鬓两悽然。
定知新岁御楼后,从此不名长庆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残历半张馀十四"一句,以历日为喻,形象地描绘出时间流逝的状态,"灰心雪鬓两悽然"则通过白发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定知新岁御楼后,从此不名长庆年"这两句,诗人通过对即将到来的新岁的期待,以及对过去年代的回望,表达了对时间的无常以及个人命运的不得志。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岁月流逝的感叹,抒写出诗人个人的情感和时代的变迁。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云阙朝回尘骑合,杏花春尽曲江闲。
怜君虽在城中住,不隔人家便是山。
马踏红尘古塞平,出门谁不为功名。
到头争似栖禅客,林下无言过一生。
僧临大道阅浮生,来往憧憧利与名。
二十八年何限客,不曾闲见一人行。
檐碍修鳞亚,霜侵簇翠黄。
唯馀入琴韵,终待舜弦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