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经潼关感寓

昔年曾逐汉征东,三授兵符百战中。

力保山河嗟下世,秋风牢落故营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昔日曾追随汉军东征
多次受命出战,历经百战

注释

昔年:过去。
曾:曾经。
逐:追随。
汉征东:汉军东征。
三授兵符:多次被授予兵符。
百战:多次战斗。
力保:尽力保护。
山河:江山。
嗟:感叹。
下世:去世。
秋风:秋风吹过。
牢落:荒凉。
故营:旧营。
空:空荡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昔日征战东方,三次接受兵符,百战沙场之情形。诗中表达了他力保国家山河的忠诚和对后世的忧虑,以及秋风凛冽时,对往事的感慨与空寂。

"昔年曾逐汉征东" 一句,通过“昔年”二字,引出诗人往日追随汉军向东方征战的情景,展现了诗人的雄壮气概。"三授兵符百战中"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在战争中的重要角色和丰富的战斗经验。

"力保山河嗟下世" 这句话透露出诗人对国家领土完整性的坚守与不懈的努力,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悲凉,似乎感慨于自己无法长久地维护这一切,将其托付给后人。

最后两句 "秋风牢落故营空。" 描述了秋天的冷风吹过曾经战斗过的旧营地,营地变得空寂无人。这不仅描绘出自然景象,更是诗人心境的一种写照,他可能正站在这片曾经浴血奋战的地方,感受着时间流逝带来的孤独和怀念。

整首诗通过将军的个人经历,抒发了对国家、对历史的深沉情感,以及个人的英雄气概与悲凉。

收录诗词(196)

武元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政治家,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 字:伯苍
  • 籍贯: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
  • 生卒年:758―815

相关古诗词

秋原寓目

木落风高天宇开,秋原一望思悠哉。

边城今少射雕骑,连雁嗷嗷何处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送严秀才

灞浐别离肠已断,江山迢遰信仍稀。

送君偏下临岐泪,家在南州身未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送张侍御赴京

江南烟雨塞鸿飞,西府文章谢掾归。

相送汀州兰棹晚,菱歌一曲泪沾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送张谏议

汉庭从事五人来,回首疆场独未回。

今日送君魂断处,寒云寥落数株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