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丝路萦回细入云,离怀南陌草初薰。
茂林脩竹谁同禊,明月春萝定勒文。
燕忆铜鞮来不定,鸿归碣石信难分。
东风莺友应相望,懊恼孤飞不及群。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寄刘昉秀才》。诗人以丝绸之路的景象开篇,描绘出一条蜿蜒入云的道路,暗示了远方的思念之情。"离怀南陌草初薰"一句,通过春天的气息和陌头草木的芬芳,渲染了离别时的感伤氛围。
接下来,诗人想象与朋友刘昉秀才一同在茂密的树林和修长的竹丛中举行禊事(古代的一种祭礼),共享春日的美好时光。然而,这只能是回忆,因为现实中他们无法相聚,只能寄托于明月和春萝编织的文字交流。
"燕忆铜鞮来不定,鸿归碣石信难分",诗人借燕子和鸿雁的迁徙,表达了对友人行踪不定、音信难通的无奈。燕子想起往昔在铜鞮的共处,而鸿雁归向碣石,都让诗人感到难以割舍的牵挂。
最后,诗人感叹东风中的黄莺或许也在期待着朋友的到来,而自己却孤独飞翔,无法融入群体,流露出深深的孤寂和对友情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相聚的期盼。
不详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幕府三年客,群居几日亲。
初分阙口路,犹见洛阳人。
垄麦晴将秀,田花晚自春。
向家行渐近,岂复倦征轮。
关山一里一重愁,念远伤离两未休。
南陌望穷云似帐,西楼吟断月如钩。
柳绵飞后春应减,兰径荒时客倦游。
拟寄东流问沟水,亦应沟水更东流。
谁谓萧条颍水边,能令嘉客少留连。
肥鱼美酒偏宜老,明月清风不用钱。
况值湖园方首夏,正当樱笋似三川。
自知不及南都会,勉彊犹须诧短篇。
梦寐江西未得归,谁怜萧飒鬓毛衰。
莓苔生壁图书室,风雨闭门桃李时。
得酒虽能陪笑语,老年其实厌追随。
明朝雨止花应在,又踏春泥向凤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