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并序(其六十四)

无常元不避,叶到即须行。

从作七尺影,俱坟一丈坑。

妻儿啼哭送,鬼子唱歌迎。

故来皆有死,何必得如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名为《诗并序(其六十四)》。它以一种直白而深刻的笔触,探讨了生死轮回的主题。

诗中开篇“无常元不避,叶到即须行”,点明了生命的无常性,无论是谁,都无法逃脱生死的规律。接下来的“从作七尺影,俱坟一丈坑”形象地描绘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从一个七尺之躯逐渐归于尘土,化为一丈深的墓坑。这种描述既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也暗示了死亡的必然性。

“妻儿啼哭送,鬼子唱歌迎”这一句,通过对比生者与死者在离世时的不同反应,进一步强调了生死的界限。妻儿的哭泣是对逝者的哀悼,而“鬼子唱歌迎”则可能象征着死者在另一个世界找到了安宁或解脱,或是对死亡的一种超脱态度。

最后,“故来皆有死,何必得如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他认为,既然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那么在生时追求的种种快乐与痛苦,最终都将化为虚无。因此,没有必要过分执着于生命中的得失,应该以一种更加豁达和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探讨了生死轮回的哲理,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体现了王梵志独特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353)

王梵志(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

  • 籍贯:卫州黎阳

相关古诗词

诗并序(其六十五)

造化成为我,如人弄郭郎。

魂魄似绳子,形骸若柳木。

掣取细腰肢,抽牵动眉目。

绳子作断去,即是乾柳模。

形式: 古风

诗并序(其六十六)

观此身意相,都由水火风。

有生皆有灭,有始皆有终。

气聚即为我,气散即成空。

一群泊死汉,何以叫头虫。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诗并序(其六十七)

贪暴无用汉,资财为他守。

惜衣不盖形,惜食不供口。

积聚万金花,望得千年有。

不知名道中,车子来相受。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诗并序(其六十八)

亡随长生术,金刚不坏身。

俱伤生死苦,谁兑涅盘因。

精魂归寂灭,骨肉化灰尘。

释老由自气,何况迷遇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