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张郎中分寄翰林贡馀笔歌

圆金五寸轻错刀,天人摘落霜兔毛。

我之宗兄掌文檄,翰林分与神仙毫。

东风吹柳作金线,狂涌辞波力生健。

此时捧得江文通,五色光从掌中见。

江龙角嫩无精彩,尽日挥空射烟霭。

谁能邀得怀素来,晴明书破琉璃海。

扬雄得之《甘泉赋》,胸中白凤无因飞。

他年拟把补造化,穿江入海剜天涯。

昨宵梦见欧率更,先来醉我黄金觥。

手擎瑟瑟三十斗,博归天上书《黄庭》。

梦中摆手不相许,怅望空乘碧云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文笔和书法的热爱与追求,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诗人以“圆金五寸轻错刀”开篇,形象地描述了一支精致的笔,如同天人摘落的霜兔毛般珍贵。接着,通过“我之宗兄掌文檄,翰林分与神仙毫”,表达了对文才和书法艺术的敬仰之情。

“东风吹柳作金线,狂涌辞波力生健”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比喻诗人的文思如春风吹拂下的柳条,充满活力与创造力。接下来,“此时捧得江文通,五色光从掌中见”则进一步强调了这支笔的神奇效果,仿佛能将江文通的才华凝聚于掌心,散发出五彩光芒。

“江龙角嫩无精彩,尽日挥空射烟霭”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笔墨在空白纸上的力量,如同江龙的角虽嫩,却能穿透烟霭,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最后,“谁能邀得怀素来,晴明书破琉璃海”表达了对更高境界书法艺术的向往,希望邀请怀素这样的大师一同创作,如同在晴朗的天空下,书写出一片琉璃般的海洋。

整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书法艺术的深情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更高艺术成就的追求和渴望。

收录诗词(19)

张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末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屡举进士不第,寄情诗酒,慕李太白之高致,其诗风受李白、李贺、贯休影响较深。擅长古风,多抨击黑暗现实,同情人民疾苦,有《歌诗集》一卷。其子张瀛,亦擅诗,事五代南汉,官至曹郎。孟郊推重其诗,当误。另参《唐才子传校笺》第五册第223页

  • 字:太碧
  • 籍贯:旧说为唐德宗贞元中
  • 生卒年:载《文学遗产》1992年第3期

相关古诗词

游安禅寺

欲到安禅游圣概,先观涌塔出香城。

楼台有日连云汉,壑谷无年断水声。

倚竹并肩青玉立,上桥如踏白虹行。

伤嗟置寺碑交碎,不见梁朝施主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砥柱

禹凿锋鈚后,巍峨直至今。

孤峰浮水面,一柱钉波心。

顶压三门险,根随九曲深。

拄天形突兀,逐浪势浮沉。

岸向秋涛射,祠斑夜涨侵。

喷香龙上下,刷羽鸟登临。

祇有尖迎日,曾无柱影阴。

旧碑文字在,遗事可追寻。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谢庐山僧寄谷帘水

消渴茂陵客,甘凉庐阜泉。

泻从千仞石,寄逐九江船。

竹匮新茶出,铜铛活火煎。

育花浮晚菊,沸沫响秋蝉。

啜忆吴僧共,倾宜越碗圆。

气清宁怕睡,骨健欲成仙。

吏役寻无暇,诗情得有缘。

深疑尝沆瀣,犹欠听潺湲。

迢递康王谷,尘埃陆羽篇。

何当结茅屋,长在水帘前。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题常云峰

仙府云坛莫谩登,彩云香雾昼常烝。

君能到此消尘虑,隐豹垂天亦为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